第522章 522.官家以为自己贏(2/2)
眼前这会儿李庭芝已经过了郢州,郢州就是將来的钟祥一带,距离出发地大本营的鄂州,约有三百里水路。幸亏先前元军的俘虏降兵在汉阳军屯田三四年,
赣南发来的山民家口在郢州文屯了一季麦子。
有粮食,又有配套兵站和驛道的三百里水路很好走,大军走了六天就轻鬆通过。但郢州到襄阳的二百里水路就属於是敌我犬牙交错的区域了,既没有多少人口,也没有现成的补给。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勉力支撑上阵的李庭芝,是以上书给朝廷,说是自己度量攻城难易,希望朝廷能够再徵发一千名军匠过来。
先前吕文焕属下会打造襄阳炮的工匠,全都跟著他降了元,元军如获至宝,
一概编入了炮手万户府,这会儿均在大都。此番进战,李庭芝只能从临安请求会製造襄阳炮的工匠。
现在想想还不够,得来一二千工匠,打造足够数量的偏厢车。水陆两军齐头並进,既运粮食军器,也方便遇战结阵。
倒不是李庭芝考虑的不周全,是起初打仗的计划是驱赶数方赣南山民冲冲冲嘛,就没考虑这些。现在李庭芝极度渴望自己死之前恢復襄樊,好下去给先帝们报帐,这才临时准备。他自己营內也有军匠和车,但打起仗来多多益善。
这等军国要务,朝廷肯定批。不过也不需要从临安派遣军匠,打造偏厢车而已,就算是村里的木匠也行啊。朝廷的意思就是从江西和淮西临时调拨,事毕归还即可。宰相们的意见已经附纸了,谢太后听完点头就可以用宝下发。
听到是这件事,赵倒也不毛躁,坐在旁边平平静静的听完。李庭芝今天不知道明天的,有啥好担忧掛念。张巡那是因为太年轻了,这才需要稍加压抑,以保君臣和睦。
二圣见礼,赵便把张巡托萧明哲带回来的荐表给谢太后看。谢太后老眼昏,那小楷看不慎清楚,便让赵悬读。
等听完,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张巡这也太贪了,居然还要在福建插人。可等赵说这是自己私下和张巡沟通,治张巡一个失陷大將之罪后的交换,谢太后原本的所有想法都立刻推翻。
先是认真的瞧了瞧赵,之后其实是想要说点什么的,但未已成舟,且张巡能这么做,似乎还真是“忠”。老得连软榻都不太想起的谢太后,最终只能是徒然嘆息一声。
办都办了,还说什么呢?
幸亏这个张巡是真忠,小皇帝还是欠教育。试探这种事,你不能拿这种事试探啊。即便要试探,也不应该自己亲自出手,找个狗腿子去参张巡一本是吧。
你身为皇帝,最高的仲裁者,自己亲自下场试探,事成之后还沾沾自喜。哪里像个皇帝啊,没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给端正起来。
没办法,小皇帝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骂是不可能骂的。老谢家未来几十年的富贵还寄托在赵身上呢,谢太后只能同赵说,以后有这等事,还是等先同她商议之后再实行。
赵表面应是,心中却有一分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