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493.闻得援绝泉州惊(2/2)

泉州城內瞧见城外欢声雷动,起义军各部敲锣打鼓,声震四野,蒲寿庚便有所猜测。等瞧见刺绣著带宋殿前司各军號的旗帜,被起义军拋到城下,哪里还能不清楚明白?

朝廷日夜疾驱,前来驰援泉州的官军败啦。能够连旗帜金鼓都被起义军缴获,那就意味著是全军覆没式的惨败,非惨败极难取到如此完整的旗鼓。

而且看军號,那是数以万计的朝廷官军被成建制的歼灭了。令人何等的胆战心惊,即便是扶看城壁,蒲寿庚都有点站不住脚。

他当即命人暗中转移自己的財產,以及主要的家眷人口到港中的大船上。之所以不是连自己都一起上,是蒲寿庚作为方面大员,知晓朝廷派遣来的援军,分为殿兵和淮兵。

殿兵尽没了,淮兵或许是因为路远,还没有抵达。

淮兵的统师张二,乃是天下皆知的良將,所过攻战无有不克,虏中小儿闻其名止啼。只要张二能够赶到泉州城外,那泉州就还有保全的可能。

即便包围泉州的起义军有百万之巨,可其中老弱过半。当年张二在常州,为虏数十万骑包围,照旧能守。如今算来,驱散城外的起义军绝非难事。

可蒲寿庚能够分得清楚殿兵和淮兵,其他人就完全分不清啦。即便是在后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九成九的人也不清楚资歷章是怎么分的,军龄章、级別章啥的,更是两眼一抹黑。甚至很多人连尉官、校官的肩章是咋样的都不清楚。

能够知道將军肩膀上扛著星星,那其实就已经是算是“了解”的了。部分真了解的人觉得这都是常识,只是因为圈子和信息获取等因素,身边调查法得出的结论。

同理,城內的百姓,包括绝大多数宗子,只知道朝廷派来的援军已经完蛋了。连旗鼓都被陈吊眼缴获,泉州援绝啦。

因为起义军昼夜攻打甚急,而產生的焦虑情绪,逐渐向绝望的情绪蔓延。加之此时泉州已经受围超过一个月,对城內军民来说,很漫长。

唯有潜伏在城內的张治团闻讯大喜非常,他清楚的意识到,里应外合,劫夺城门的时机已经到来。

由於城兵的不足,蒲寿庚一方面组织在城內的宗子们登城防御,另一方面也组织坊郭內的百姓作为辅兵参战。

有清楚明白身份的张治团,非常顺利的成为了甲长,带领数十名民夫,协助官军守城。他不仅能够正常登上城楼,甚至在必要时,还会被叫上城对外射箭。

临时招募和组织起来的城兵,大多疲惫。由蒲寿庚家的僕僮和宾客组织起来的团结,也是左支右出,日渐稀少。

现在因为陈吊眼大破官军,城內的士气降到了冰点,完全可以趁机举事。

心中筹谋已定的张治团,联繫上了两名本地被招募充军的小军吏,又带上了几十名跟著自己一道避入城內的乡党。正式开始做袭夺城门的准备计划。

先前他与陈吊眼约定好,如果要夺某处城门,一定会在天黑之后,点燃二盏红灯作为提示。看到红灯之后,请陈吊眼立刻调集精兵猛將,到该城门处集结。

半夜城兵睏倦疲惫之际,张治团就会在发动。里应外合,斩夺城门。但使城门洞开,凭藉起义军茫茫多的人数,挤也能把蒲寿庚给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