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474.张逞点选副主考(2/2)
让张逞去做一科副主考,挺好,反正张巡是看不出哪里有什么不好的。
再说咱们在临安还有个赵孟,小赵自从把他的叔伯兄弟,五服內的亲亲眷春全部得罪之后,彻底上了张巡的船。就他这情况,不抱紧张巡,怕是在临安连口热汤饭都吃不上咯。
在张逞锁院的这个时间段,就让小赵给咱们写每日报告好了,反正他那个差事,也不是啥忙得脚不沾地的官。
再干两年,等大伙儿稍微淡忘了一点裁减宗室开支的事之后,张巡一定想办法给小赵往上挪一挪。
把两封信放入火盆化了,张巡就提笔给赵孟写信,让他每天在和寧门內多坐会儿,听听和蜂窝煤一样的带宋內廷与外朝,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日一报,实在没得东西报,也可以不报。
另外淮南在临安的进奏院,也要一日一报。张遥和赵孟他们报的是內廷和外朝这些高层上的消息,很多东西牵一髮而动全身,一定要儘量掌握的进奏院內的小吏和官佐需要掌握的,就是临安的米价啊,天气情况啊,
这种细微但又很重要的讯息。
打听米价,可以了解民生情形。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价格都在每日一报的范围內,物价腾贵就说明供应临安的物资少了,可以再推导到產地发生了某些事故,抑或是行在內有人在操纵市场之类的。
观察天气就更重要啦,比如临安连续大雨,那说明钱塘江水会暴涨。或许就会水淹钱塘江两岸的州县,导致浙东出现大水灾。连日乾旱的话,则说明今年的农业收成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张巡都需要收集。后世二战的时候,
搞情报收集,有很多情报其实就是从敌方公开的报纸新闻中推测出来的。只是需要从庞大且杂驳的消息中,条分缕析的找出来,並进行匯总和推断。
身在扬州的张巡,虽然可以设法做到三日內直衝临安,可这不是还得三日嘛。
三日时间虽然看看也没多久,可如果身在临安,三日內就能变天。自古以来,阴沟里翻船的事情不胜枚举。本朝的韩胄,好好进宫上朝来著,结果直接遭了埋伏,一锤子就给打死了。
贾似道留在临安主管禁军兵权的韩震,听到陈宜中的召唤,以为是要商议什么大事。因为陈宜中阿附贾似道的关係,毫无防备的就进了个门。结果呢?一锤子就给他砸了下来,脑瓜子都砸成碎西瓜咯。
既然张巡有“大志”,那就得好好地做准备。本朝这种事情太多了,不是一件两件。你拿金瓜殿上砸我,我拿铁锤庭外砸他,对外的武德不见有多充沛,对內的武德倒是厉害的很。
真要是文天祥或者陆秀夫这些主战派的宰相被人一铁锤子砸开脑瓜,为了避免被人快速控制临安情势,张巡真的得保证自己几日內就赶回临安。
如此不仅出师有名,完全不需要背负什么骂名,还能够得到了朝中正人们的全力支持。当然啦,张巡是不希望有这种烂事发生的,毕竟文天祥、陆秀夫他们都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