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447.湖州宗子也裁尽(2/2)
湖州那些没有官职在身的宗子,住的都是朝廷免费分发的房子,按著名簿点著屋头直接过去抓就完了。抓到一个,先啪啪两个大耳瓜子。
姓赵不?
不回答就再啪啪两个大耳瓜子,回答姓赵那就先在白纸上按红手印,纸上的文书內容后补。这种招数古往今来一直用的,后世还有不知道多少打工仔,就直接在白纸上签名,说是合同或者公文后面再打。
等这红手印都按上了,那就算您老兄“自愿”实边去也。
至於你说抓错了,人家不姓赵,白挨了侍卫亲军四个大嘴巴子?那挨了真就白挨,封建时代还和你讲道理讲人权吶?
只不过这么一通操作下来,赵孟除了自己那些个亲兄弟外,其他的兄弟族人,算是得罪了一个遍。以后过年,再也没有什么亲戚要走动咯。
连他的那十来个兄弟们,瞧见他都躲著走。躲不开的也是唉声嘆气,或者以畏惧的眼神望向他,生怕触怒了赵孟。
兄弟之间,至此有了一层厚厚的壁障。
怎么办?凉拌!
都上了张巡这条船了,赵孟只能一条道和张巡走到底咯。至於自己那些堂兄弟要被迁移去四川成都安置?那都是他们应有的命数,怨不得人。
总而言之就是自愿迁移行动大成功,湖州也抓了数百家在院宗子,很快就会发往成都。困扰朝廷多年的宗室开支问题,终於出现了解决的曙光。
信的末尾,赵孟还含蓄的表达了一番自己的忧愁。张巡心里面门清儿,不就是以后不容於赵家宗室了嘛。怕啥,能够容於淮南镇就少不得他的富贵。
做宰相还得排队,做个四川安抚制置大使,那绝非难事。先前张巡就发觉,
带宋最靠谱的是老年男子天团。不论是年过六旬的李庭芝,还是年近八旬的汪立信,包括十分精明的赵老登,都是聪明人,都有一分本事。
倒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看不出什么群星璀璨的意思。中生代现在至少还有文天祥、陆秀夫他们这一批人顶著,新生代可真就没啥特別像样的出现。
眼下赵孟干了这件大事,站到了时代的潮头上,那他不就是新生代的第一浪子嘛。
临安这朝廷,迟早是新生代的天下,赵孟站到了时代的潮头上,必然有他一份好处在。
心中高兴的张巡,面上自然也笑了出来。正在侍女的扶下散步的李淑真瞧见了,就问张巡是什么好事,都乐出声来了。
哈哈,也不能说是好事吧。甚至对於临安和湖州的宗子们而言,这事算是天崩地裂一般的大坏事。铁桿庄稼被人给夺走了,这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受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的天是黑了,少受一分盘剥的老百姓,那天可就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