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443.御前议论有方案(2/2)

其实临安的宗子们,绝大多数也都是主和派,甚至可以说是最坚定的主和派。因为一旦开封光復,东京城回到了带宋的掌握之中,那么大概率朝廷就要把临安和湖州的宗子们迁移回开封和巩义。

现在的开封城和巩义宋陵地区,那是人呆的地方吗?虽然青阳梦炎没回来也没法把黄河又决口的消息传回来了。可端平入洛时开封的惨状,还歷歷在目呢。

整个中原一片瓦砾,那河南和人间地狱差不多。在临安已经活了三五辈人,

早就忘却了河南故乡模样的宗子们,哪里肯回到巩义去给赵大守灵?又哪里肯回到东京汴州,去重建开封城?

那这些宗子全打发到地方州县上去,还能够强力打击临安的主和派气氛呢。

宗子们虽然政治话语权不高,而且政治上也比较克制,一般不强烈表达政治意愿。可一旦他们闹起来,那政治诉求是可以直达天听的,对於朝政的影响,还是很强的。

文天祥此时也取出一份张巡提供的意见备份,先前张巡不是击破了西川元军嘛。西川元军在成都的军屯就都拋弃了,交给后续迁移到成都的张珏管理。

至於成都本身的数千残民,则继续耕种成都內外不多的田地。其实成都附近的水利条件极好,很適合发展农业的。能发展起来的话,那就足以安插大量的宗子。

正好赣南在招抚山民,文天祥和张巡结合了一下各方条件。想著给愿意迁移去成都的宗子,一人一千亩地的“官田”。然后招揽赣南受抚的百姓去成都屯种。

一下子往四川塞五十万移民,那可能会造成四川內部的混乱。可在数百户乃至千户赵家宗子的监护下,再迁移一万户赣南移民入川,那发生变乱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

主要是得有人跟著一起入川,且人数不能太多,互相监督,免得形成骚乱。

现在等於是招募一万户赣南山民作为宗子们的佃户,一道入川。

房屋、城池、军田其实都是现成的。当然每人一千亩的数量肯定是不充足的,但给宗子们一点“福利”,允许他们开出来的荒田都算他们的宗產,那也挺好的嘛。

至於你问將来成都之田全系宗產怎么办?再过二百年,成都之田本来就全都成了一家之產。也没见闹成啥样啊,还得大西王来了,才叫吐出来。

咱们现在先恢復生產,能恢復就是好事,利益衝突等恢復之后再议。

这想法,也是张巡结合满清搞满城的思路,给弄出来的。老赵家也受了百姓三百多年的供养了,现在发他们去充实四川,也算他们给带宋出一份力。

肯听话,发一千户宗子去四川,那算他们识相。不肯听话?那就发去广西,

发去海南,甚至发去郢州。

哼哼,看看如今守卫襄阳的元將昂吉儿和和尚,会不会派人来天天割一割你们的头?

看著陆秀夫提出的疏散建议,以及文天祥设法迁移宗子充实四川的条陈,赵连连点头,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以及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