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440.小瞧地方消化力(2/2)

赣州因为有些日子没有遭遇战乱了,城防一塌糊涂,李芾也是挨了几十万起义军的包围痛揍,才下定决心要来重修军城的。另外还要在城外设置羊马墙,疏通护城河,反正处处都要钱,都要人。

现成的万余俘虏,虽然都是老弱了,可他们不需要工钱啊。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即便累死在筑城工地上,顺道就给他填进夯土里,一了百了。

有什么问题吗?这不就是带宋。

前后也就十来天,赣州城下被俘的数万起义军,消化的乾乾净净,彷佛就不存在一般。连那些被勒令去筑城的俘虏,现在都算成了带宋的剩员。真要是能够在艰苦的筑城岁月中活下来,那密佑还真需要他们以后做隨军的剩员杂役呢。

大军出征,立寨树营,砍柴打水,不都需要人去做嘛。生券军勇敢那都不事生產,专习枪棒武艺的,需要剩员来协力。

不过搞到这一步,本地能消化的也基本都消化掉了,逃尽山中继续结寨搭棚,抗拒王化的起义军还是无法解决。

现在还是夏天,山里你哪怕啃树皮呢,都能勉强餬口活下来。况且这些人原本是盐徒山民,壮丁到处贩卖私盐,家口则在山中搭棚修造梯田,烧山开荒,其实也有一部分產出的。

只是因为私盐买卖被重拳出击,家里消耗最大的男丁没得吃了,靠著群山丘陵无法活下去,这才起兵。

按照王安节的判断,如果他能够在赣州一直驻守到明年夏天。则今年冬天,

山里面就会冻死一大批人,明年春荒又会饿死一大批。

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也不排除赣州这边有人防守,这些山民起义军冬天就杀去闽南汀州、漳州等地劫掠的情况。那就需要朝廷另外再组织一支军队,进驻汀州,以防万一。

李芾不是江西福建两路的安抚制置大使嘛,这两面都是他需要防守的辖境。

王安节就这么一说,尽到前营排阵使的提醒义务,便教功成。

担任汀漳镇抚使的吕文福,尚有残兵万人,出城野战是没啥太大本钱了。屯兵控制山口,据守城池,应该还行吧?

拭目以待。

这些每日发生的事情,王安节都事无巨细的写好了密信,派人走淮南军中专门的通道匯报给张巡。除了向张巡表达忠诚之外,也是让张巡判断什么时候才是合適的退兵时机。

朝廷虽然调了二万兵来赣南,但是军队兵籍还全都在张巡的手里。並不是说调到赣南,就都归了李芾的。李莆肯定是希望王安节准备准备进山,把山里的起义军也给打崩盘,全逃出来下山投降。

可王安节一句“兵非我有,乃淮南张二节师之儿郎!”,给李芾顶了回去。

想要顶著李芾的令不进山,那就得拿张巡的牌面出来抗衡。想要用张巡的牌面,

可不就得天天早请示,晚匯报,认真写密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