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433.孟頫一封直言状(2/2)

赋税不齐。

也不怪赵孟“淡定”了,他治下的真州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增储仓凛,连应该完纳给淮南总领司的赋税也没凑齐。

不是赵孟不想凑齐,实在是连年兴兵,而宋朝的后勤运输很多都是依靠地方上的一等户服衙前役来解决的。

真州就在扬子江边,是水运要津,长江孔道,淮兵去四川、江西,真州都是后勤大站。连续不断地抽发一等户服役,真州的一等户堪称全部破產。

加之先前元军入侵,真州也损了好些元气,为了保障前线的军需供应,真州只能钱买役。

就算逼迫三等户去运输军需,三等户可没能力把军需送去军前,到时这些三等户会被砍头,他们真州的官吏也都得被张巡逮起来打一顿。

別人可能会注意什么官人体面,搁张巡这儿?那对不起,张巡莽夫一个,是不和你讲这些的。能不把你砍了,就算是有体面啦。

而今真州就是连年亏空,府库號然,赵孟毫无办法。一等户二等户早都破產,整个地方都陷入恶性循环了。今年怕不是要得一个差评,然后被罢遣回乡咯。

一念至此,赵孟就兴趣寥寥,该怎么写呈文呢?

诉苦是屁用没有的,这年头哪个州县不是竭尽全力的搜刮?甚至有地方徵税的官吏都上吊自杀了。因为他们实在徵收不到钱財,而上官又不断地催逼。

赔补尽了家財之后,上官便对他们极尽羞辱之能事,与其继续受辱,不如死了拉倒。

不诉苦那就只能摆事实,讲道理,说现状了。心想反正也是要吃掛落的,赵孟索性直接大书特书,表示现在这种横徵暴敛式的徵收情况,就是在残民害民。

百姓被侵害的逃亡,乃至於自杀,那官府怎么可能还会有积蓄呢?官府没有积蓄,则淮南军镇便没有粮芻。

现在监司对於地方的追征仍旧严酷无比,动輒严。而张巡连年征战,淮南之民载运於道路,困毙於江河,根本得不到半分的休养。

百姓困苦,拿什么来供养官府?地方官府又怎么向张巡解输?

別看您张二节师百战百胜,不过是水中月镜中罢了。现在还能维持,也就是最后那口气还没断。等哪天这口气续不上了,再也没有百姓能被张巡徵用来转运输送,那即便是有十万百万大军又如何?

大军不要吃?大军不要穿?

等著吧,您是贏得越多,输得就越快。

写罢停笔,赵孟连检查都不检查,也不重新眷写一遍,直接套上封袋,就派人往扬州安抚司衙门送去。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横竖自己都是要罢官的,不如今儿就收拾收拾,把行囊包裹都收好,过两天便掛印离开算了。

反正他在真州也没置办什么產业,说走就走,回湖州老家读书自娱算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