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413.邓剡也中壬戌科(2/2)
怎么样?杨駙马有没有兴趣入一股?派几个亲信的家人去湖南买牛,再运牛入川,增强富顺监的畜力水平。全程免税,换了盐到湖南,那是好几倍的利润。
杨镇先是两眼放光,隨后立刻收敛起面容来,表示今儿不谈这个,主要是为了给张巡接风洗尘。之后让下面的人再谈,咱俩亲叔侄一般,不不不,亲兄弟一般,谈钱就俗了。
嘿,刚刚还问我那三百万呢。
等在杨镇家吃饱喝足,张巡才慢悠悠的晃荡回家。上午议事太费神,吃饱了人还困,到家就躺上了榻,午休一小时再说。
忙归忙,閒归閒。
再起身,都快傍晚了。正在暗骂自己偷懒了的张巡,復又瞧见几上的小木匣。昨天晚上瞧见陈宜中是这一科的,得再细看看,赵老登不会平白无故把进士录送给自己。
南宋的进士科录取名额相对比较宽鬆一些,明清一科能取三百来人,南宋一科巔峰时可能录取几乎七百人,正常也要四百人左右。另外还有特奏名进士,其数量和正科进士相差无几,隨便哪一科看起来,那都得好几天。
眼前这个景定三年壬戌科,就录取了四百多人,认真翻,还真不易。
幸亏张巡不用天天上朝,而且有资格请张巡吃席的也就那么几个人。等这些人都请张巡吃过了,张巡再回请一次,便教完事。是以之后的四日,张巡都比较閒。
每天早上起来练完枪棒弓箭,再瞧一瞧叶李给自己整理的拜访人员名帖。有需要见的,给十五分钟会面时间。剩下的全都交给下头的僚佐们处置,或会见或回信,不一而足。
跟著张巡从四川镀了一层金回来的邓,就专门跑来感谢了一番张巡。因为奏功的名录上有他的名字,还比较靠前,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屁股也能挪一挪,自然要来表达谢意。
正好现在在看进士录,张巡便问邓,你是哪一科高中的?邓说起这个,眉飞色舞,高中进士號称大登科,乃是读书郎们最光彩的一页。
景定三年。
啊?你也是景定三年方山京科的进士?张巡这两天还没翻到邓的名字呢,正主居然就坐在了自己的面前。
邓笑了笑,才疏学浅,考了一百多名,您得往后翻。全国第一百多名,那也是人中龙凤了,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趁著他在,张巡便直接问道。这一科有前宰相陈宜中是吧?你们当年金明赐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比较著名的人物。就是现在士林闻名的那种?不要说去世了的,死人是不能搞事的,这一点很重要。
有啊,像是刘辰翁,还是当今宰相文天祥的同乡呢,都是江西庐陵出身。徐天祜的文化水平也很不错,不过人家主要治学,没当官。
不不不,不是这种著名,这种大作家或者诗人,在家读书养望,是另外一回事。张巡的意思是,该怎么形容呢?
就是那种权势之家,你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