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404.节帅天冷请加衣(2/2)
给小皇帝坐一坐大象拉的御车,爽爽。
总要闹点新奇的玩意儿,有点议论性的战利品,才能够把整场胜利,烘托的更加完美。
是以什么时候离川,听文天祥的。什么时候文天祥准备走,张巡跟从便是。
早一天晚一天,无伤大雅。
但是之后四川的各项安排,张巡有別的想法。或许金应觉得,张巡会让自己的娘舅李株,发挥余热,再干几年,正任四川安抚制置大使,军政一肩挑。把四川也经营成一块亲老张家的地盘。
猜错了。
四川肯定是要经营的,但是张巡懂一个道理,把蛋糕全切到自己盘子里,爽是爽,却没有好下场。
怎么著也得把大伙儿的腮帮子都填满了,大伙儿才肯继续跟著张巡干啊。伙食费都被削减了,一空输还能一秒六棍吗?
四川安抚制置大使啊,还是得金应来干,
金应本人是个有道德底线的封建官吏,不是个烂货。其次老金头也跟著张巡打了好几仗,兵事虽然未必很通,却也是吃过见过的。请他辅理道,並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重点是,老金头虽然不是张巡的嫡系,是文天祥的僚佐,可他同张巡的態度亲善。不仅张巡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要拿出来给大伙儿分分的利益,他也会保驾护航。
换个別人来,张巡反倒不放心。
一听说张巡要保奏自己为四川安抚制置大使,金应先是一惊,隨后大喜啊。
立刻站起来朝张巡躬身行礼。
千上一任四川大师,金应就有了宣麻拜相的资本和履歷。不想干宰相,出来当什么官?
从五品抬到四品,是张巡保奏的。从一路运使到四川大师,又是张巡保奏的。金应此时对张巡,心中充满感恩。
除此之外,杨文安一镇、京兆路探马赤军五千户,以及西川元军,其本人及家属,张巡都要迁移出川的,不会留在川中。
投降的东川元军一万余眾,分发给张珏、王立、王应节诸將,他们的家口也一併分发。原本镇守钓鱼城的张珏迁移去成都,重庆这会儿算是后方了,可以相机减少一些兵马。
王应节镇守剑门苦竹寨,后续轮替的事务,等张巡迴返临安或者扬州之后,
再行处置。
另外张孝忠一镇从鄂州迁移到钓鱼城,王立一镇从合州迁移到扬州,扬州的王效节一镇迁移到鄂州。
川兵人马不多,精兵不过二万,张巡倒不是说要兼併或者消化川兵,只是次后稍加调动。亲近友善,拉拢结纳罢了。
在张巡於川中大胜,威风凛凛的大前提之下,即便是老牌川兵领袖张珏,也是服气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和他们打好关係?將来总有用得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