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387.收兵糜集在云顶(2/2)
按照计划,汪良臣和李德辉放弃在平原上的成都大城,集合了一万数千兵马,三万多丁壮,退保云顶城。
同时又命杨文安自署家口,入驻云顶城所在龙泉山脉和沱江的开口要隘怀安军城。投降宋將万寿魔下的三千多新附汉军也配属加强给了杨文安。
万寿本人仍留嘉定,宋朝要把他拉去临安碎尸万段的消息,李德辉已经通报给了万寿。想必万寿一定会拼死守城,阻拦宋军的吧,
或许有人要问了,元军主力都迁移到沱江边的云顶城了,为什么还要分散兵力,让万寿去守岷江边的嘉定城呢?
很简单啊,张巡文不知道元军转进云顶城了,
正常来说张巡肯定走岷江大道,先攻嘉定,再攻眉州,最终兵临成都城下。如果张巡在嘉定城下遭遇了万寿的抵抗,不仅可能加强元军还在成都的假印象,还可以拖延时间,让张巡徒然消耗在四川十分宝贵的粮餉。
如果能够把张巡拖在嘉定城下一个月,那李德辉和汪良臣能大笑出声啊。
东川大败的消息,这会儿肯定已经送到了大都或者上都,交给忽必烈审视。忽必烈何等样人?
到时候抽发安西王隶下十万大军南征四川,保准儿把张巡送上天。
对他们二人而言是天大的困难,对忽必烈而言那就啥也不算。真要是忽必烈决定要干的事,就没有不成的。
远在千里万里外的敌人,忽必烈踏平大山也能赶去消灭。
倒也不算什么错误记忆,毕竟歷史上忽必烈既要征日本,又要征安南,一路打到了占城真腊那一块。
征日本是差点就给他干成了,征安南那就是已经成了,只不过最后没有像云南那样,经营成功罢了。
如果忽必烈真的下定了决心要进四川决战,参考姜维和后蜀夺秦凤成阶等例子,派三万人走陇西,过阶州、略阳,再转入川西,並非不可能的事。
当然现在这条路上,人口规模和人类集落能够提供的补给都十分稀薄,三万人大约就是极限数量了。除非忽必烈能够重开长安过汉中的金牛道,那走上十万大军,也是可以的。
只是如今的元朝,能扛得住这么大的重开工程吗?
要是说给张巡听,张巡肯定笑的。可是李德辉和汪良臣身在四川,並不清楚元朝中枢如今的財政就是趋向於崩盘的情形,忽必烈的决心恐怕会受挫哦。
但管怎么说吧,汪李二人还是做好了坚守云顶城一年以上的准备。不仅尽搜川西米谷入城,
还加紧恢復了云顶城內的一千数百亩梯田,为长久计。
连山城內的水池和水井,也认真清掏和恢復。原本作为宋朝成都府衙的慈云寺,也被二人发动民力,进行全面的加固和修。
这慈云寺还是唐玄宗李隆基赐额的呢,现在汪李二人才不管这些,直要把这寺院修筑成一座城內城,以期守战。
就在元军这边紧锣密鼓的进行川西防御动员之际,自重庆出发的张巡,也已经抵达了瀘州。守卫瀘州的赵匣刺早被李德辉调去了云顶城,城內只得数百户残民,还没有粮食,须得宋军接济。
倒是早有预料,张巡没管这点安民的小事,幕府內的僚佐们自会处断。瀘州以北的富顺监,也即未来的自贡一带,更加吸引张巡。
趁著安插盐工的当口,张巡亲自走马富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