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382.敌中作敌是一策(1/2)
第382章 382.敌中作敌是一策
在大获城,张巡把元军后营的家属、驱口等留在城內,一般的居民则继续南迁。与此同时,派了两个虏获的元军,让他们带信去成都给李德辉和汪良臣。
元军后营的家属、驱口,张巡可以还给他们,条件是把西川全部交出来。
就这么简单,甚至没有要求什么归还降附元朝的南宋官吏,或者交出所有兵甲之类的附加条款。在张巡可以轻易摧垮东川元军的这个大前提之下,简直宽容得不能再宽容了。
確实是在武胜城下轻易击溃了汪惟正的大军之后,张巡再一次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魔下大军是很有威力的,尤其是在四川威力无穷。
轻轻地推一把,就能够让西川元军尝一尝覆灭的滋味。当然隨意的拉一拉,也能让他们跑路陕西,逃出生天。
今天最高兴了!
左右的僚属並无反对意见,因为这在带宋属於很正常的外交交涉。贾似道在抵达丁家洲的时候,就说可以奉表称侄孙皇帝,每年纳岁幣,然后请伯顏归还包括裹阳在內的沿边州县,以及所获官人。
不管是投降的,还是被俘的,都还给宋朝这边。所谓威福自擅,该怎么处置得带宋自己来,这样才能维持住带宋在东南半壁正统的地位。
至於眼前这会儿嘛,张巡没要降人,本就在可与不可之间。然则张巡如今威望正盛,大伙儿指望著靠张巡积功升迁呢,自然全听张巡的,
倒是张珏迟疑了片刻,还是向张巡諫言,別人不要也就罢了,但是万寿一定要发遣回来。
原本川西还是宋军和元军拉锯的状態,万寿一降,川西以嘉定为核心的数郡一概降了汪良臣,整个川西的局面登时崩溃。
这种人要是不抓回来公审公判,悬首示眾,或者传首三边,那將来投降反覆的都会毫无畏惧之心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喔?
被他这么一说,张巡稍稍动容,略一沉吟便同意了张珏的说法。让派去给李德辉和汪良臣报信的元军俘虏加上这条,但也仅限於万寿一人。
杀他一个也就得了,足以震慑三边各处。你说杀全家?有这个条件的话张巡肯定会杀他全家的,中国嘛,讲究一个人情世故,君子之仇多少世都能报来著?所以一般都是杀全家永绝后患。
不过现在想要兵不血刃夺回川西,多要降人只怕徒生事端,意思到就行。
就这会儿,一直干维繫粮道活计的王应节也赶到了大获城,抹了一把汗就问节帅要把我往哪儿调啊?这工作积极性没得说,確实是老王家的好孩子,不白让你张二叔叔心疼,儘管张巡比王应节还小几岁呢。
先不急,且在大获城驻守,等之后告秋,四川的秋粮也打了下来,再去苦竹寨替换姜才。
有他在大获城接济苦竹寨,大略无虞。正往青居走呢,重庆传来了军报。说是张孝忠在水战中俘斩元军千余人,到岸上还捕拿擒斩了百十,但並未捕获杨文安。次后涪州失守,杨文安转进川南的情形也一一稟明。
沾点办事不力,但不多,张孝忠也是拼命杀敌了的。除了没有捕到杨文安外,並无错处。张巡当然不会怪罪,只是想著这事能不能拿来做做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