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375.围三闕一缓攻城(1/2)

第375章 375.围三闕一缓攻城

不是?这么看不起我的吗?

张巡听说西川元军二三千人去城十五里下寨,试图进援大获城的消息之后,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宋军生券加熟券,有五六万人。要是把正在从后方一程一程往北运粮的民夫算上,那张巡有二十万“天军”,可以號称百万。

结果区区两三千人,也敢在咱面前跳?

倒也不是西川元军跳,因为城內的汪惟正是汪世显的长子长孙,而他们是汪良臣派来的兵马。

或者说的直接一点,是从巩昌元帅府里签发来的汪家世兵。

有一说一,救皇帝他们都未必这么勇,救家主却敢二千人樱数万兵之锋。

无他,效忠尔。

他的一切都是汪世显、汪德臣给的,那么他们的效忠对象就是汪世显和汪德臣。现在二人死了,则效忠的对象就顺利的继承到了汪惟正头上。

一旦人身依附形成,並且不断加强,二三代人之后,就会变得天经地义。以至於说出是地主老爷养活了我们一类的话,这就是规训好了。

再者如今时代大潮流是这样的,元朝最受信用,最得权益的便是大汗的怯薛。大汗与怯薛,恰似汪惟正与汪家世兵。

汪惟正死了,固然还有儿子,还有兄弟叔伯。可他这不是没死呢嘛,没死就得来捞他,

算了,张巡也不纠结西川元军为什么不走,反而还想呼应大获城的原因。直接遍视诸將,在座的哪位为我击破当面之元军?

说那么多废话毫无意义,最后还不是凭手里的刀枪?西川元军占据了大获城西北的槐树驛(今苍溪县六槐乡),此处不仅有山势倚靠,往西不远便是嘉陵江,可以通过嘉陵江同广元保持联繫,

获得补给。同时距离大获城又只有十几里,还遥遥望见大获城唯一陆路相连的铜鼓山。

铜鼓山地区,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村村通,那山里也没修出几条公路来,仅有的道路都是沿著閬水(东河)岸边建设的。大获城真就是除了北水城(王渡镇),与外界只有山间兽径相连。

以至於现在汪惟正想要杀出城来,呼应城外的西川元军,都难以做到。因为北水城被刘师能的水军给堵得严严实实,之所以还没开打,是张巡尚未下令。

先前汪惟正不是调集了上百艘船只,到武胜城和张巡对峙嘛,把嘉陵江上游各船场水寨的兵船都抽空了。

本来打定的主意是张巡有船,他也得有。如此才能够灵活的应付张巡,打消张巡的优势。万万没想到陆战一个多小时就分出了胜负,根本就没有任何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於是大获城北水城內的兵船全都赔在了武胜城,如今水城无船倚靠,徒然一道土垣而已,刘师能打几发裹阳炮,水城就会告破。

张巡巴不得大获山上的汪惟正从山顶城堡內下来救援呢,打野战多轻鬆啊,打攻城战是张巡极力避免的。

这也是张巡之前一直没下令攻破北水城的原因之一,他希望汪惟正再多派几个兵士下来守北水城,减少大获城內的防御力量。

“诸位,围三闕一,放走汪惟正如何?”既然要速战速决,张巡就不准备全杀大获城守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