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372.轻取青居和运山(2/2)

嘉陵江在青居山这一段,形成了巨大的曲流,號称“坐船要一天,走路一袋烟”。青居山当嘉陵江上下游中心,將后方的牛肚坝给完全遮蔽了起来,使其腹心农田耕地宽广达十三平方公里。

两万亩良田!

不论是宋军,还是元军,都在此屯兵养民。余甚至在青居配置了五千宋军,数量仅次於重庆和钓鱼城。全因此处有非常安全的农业生產区,可以就得获取粮食补给。

青居山上的青居城就纯是军事用途的山城了,完全没有登城的大路,只有两条狭窄的山间小道能上山。这城就不是攻破的,是余死后,人心动摇,投降蒙古的。

但由於城池实在难以通行,歷史上钓鱼城一投降,就立刻被元军废弃,將顺庆府治和南充县治迁移到了北面山下平地上。

现在好了,凭空又丟回给了张巡。

接管城防,召集城中百姓耆老,教諭其人,告知张巡所部的行事办法。又將那些被俘的青居元军放出来现身说法,人心稍稍安定。

到这一步,张巡决定停一停,请重庆的张珏派一千五百兵来接管青居城。张巡一共就二万甲土,是绝对不乐意分开使用的。

先前派出二千去,监押一万二俘虏,那便不提了。防御光復的州县这种事,得他们川兵自己干。文天祥的主张,一贯是川人守川土,淮人守淮土。

正考虑下一步怎么进攻蓬州运山城,运山城內就有人来请降。

原来先前砍了的张大悦就是运山主將,他魔下的二三千人几乎都被张巡生俘。得知此消息的运山城,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思索,就决定向张巡投降。

其实哪怕他选择守城,也没有任何用处,把被俘的运山城兵驱赶到城下一喊,城內全是军属军户,瞧见自己的父亲兄弟儿子在城外,人心一动,城就垮了。

如此来看,汪惟正直接往閬州苍溪大获城跑,也算是他聪明。大获城的主將是杨文安,杨文安的兵短时间內不可能被张巡生俘,驱赶到城下来叫城,那城还有守备的余地。

命姜才前出,接管运山城之后,天气逐渐暑热,张巡稍稍迟疑。马上酷暑正午四十度的天当然不能够打仗,但现在川东形势一片大好,还是得急进大获城,免得汪惟正在大获城立住阵脚。

取了大获城之后,就可以恢復剑门关、苦竹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诸军士气正旺,短时间內挨一些苦热也非难事。

此时在后方坐镇的文天祥,也行文一道,直驱青居,向张巡表达了希望张巡再接再厉,爭取盛夏之前恢復川东,夺取胜利。

跟著他来的还有五千川兵,张鈺离开重庆,奉命镇守青居。到时候再分一部分兵马给王应节,

王应节就可以守运山,並为张巡维持运山到大获的粮道。

试一试吧,真等秋后,韃子西川的兵云集到大获城就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