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367.元军乏粮先试探(2/2)

一句话说出来,原本还不怎么肯动弹的元军诸將纷纷请缨,颇有几分爭先恐后的架势。和方才,判若两人啊。

连蒙古太君都意动了,比如刘纬。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是他们家是成吉思汗时代就投了蒙古的,民族不能完全確定,但等到刘纬的祖父时,已经拔入怯薛,被蒙哥赐名也可禿立了。不是蒙古,那也是真蒙古咯。

刘纬现任潼川管军万户,原本驻扎在潼川府,后迁移到遂州。这回汪惟正出兵,把他也给捎上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有十三个叔叔,以及四十多个堂兄弟。

就算是铁打的怯薛,也分不出四十多份家业啊。那就只能想办法立功,能送一个兄弟进宿卫,

那家业就多一份保障。

既然诸將请战,汪惟正非常高兴,自领四千七百眾压阵,但不实际出战,而是把愿意出兵的刘纬和张大悦给推到了前排,二人各领两千兵马,试探张巡的底细。

如果张巡是表面风光,內里败絮,那汪惟正和后队人马便出阵作战。如果张巡难缠,那就结阵缓缓退却。

“这韃子,真的乏粮?”张巡站在望楼上眺望对过的元军营寨,有些不能理解。

因为张巡抵达武胜城已经五天了,对武胜城的包围工事正在不断加码。而武胜城之后的元军,

仿佛死了一样,一直没有说来击破包围。

“节帅莫急”叶李一时间也没想明白,元军这是在憋什么屁?

“矣!”原本还在听叶李说话的张巡突然发现不对劲。

对面元军营地內的炊烟飘扬的时间不对,正常一口锅,做几个人的饭,需要多少时间,都是有定数的。宋代铁器製造业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了炒锅,可铁锅的大小依旧是有限制,不可能无限大。

如今炊烟飘得久,那就说明元军在预备更多的食物。预备乾粮,要么是准备走,要么是准备战“节帅?”叶李战略上或许还有些见识,实际到战术上,还是差一些的。

“韃子炊烟渐多,想是决定明日出战,来击破我兵了。”张巡一瞬间都確定,汪惟正是要来破宋军的围城阵。

不来打宋军,元军来干嘛?

“正中元帅所愿啊。”叶李深知张巡老行伍,不会看错炊烟。

“传令下去,人马分作两阵,一阵饱食安歇,一阵预备夜袭。”张巡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將军,

也算是学会了。

反正宋军人多,那就以防万一。也许汪惟正是故意多放炊烟,就是为了让宋军发现,以为明天要战,实际上今晚来袭营呢。

谨慎一些总没错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张巡够硬,不露出任何的破绽。那即便是忽必烈亲自带著元朝的侍卫亲军来,张巡也不惧怕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