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346.朕既国家来借钱(2/2)
“陛下有德!”张巡还在思之中,文天祥已经绷不住了,跳出来就即拜赵。
“忠”字派的果然最先跳了出来。
瞧见小皇帝这么明白人,文天祥那个高兴啊,那个兴奋啊,那个激动啊,完全无法抑制。这会儿他这高兴劲,可能比自己中了状元那会儿还要胜过一筹。
“陛下有德。”他这一带头,管其他人还有没有试探的心思,这会儿都没法试探了,必须一道跪下来即拜。
“合该如此,固有之理。”赵这会儿居然真有点气象。
很快就有符宝郎都事被宫人召唤入內,捧来两方小印。一方是“德佑御览”的葫芦形章,这玩意儿几乎宋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宋徽宗尤其多。
像是什么“御笔”、“御书”、“御画”之类的小印,宋徽宗刻了一筐。臣构也有这样的閒章,尤其是他在让位给宋孝宗之后,號称退位自娱,刻了不少,比如“御书之宝”、“绍兴”
另外一方是“勤政亲贤”,这一方不是赵刻印的,具体属於哪位皇帝不甚清楚。因为南宋皇帝大多在勤政殿休憩,间或有在福寧殿就寢的。大概率还有一方“福寧康定”的閒章,但到底有没有,张巡不知道。
此二方都是赵的閒章,想想也是,在借据上面盖“承天受命之宝”,或者“皇帝恭膺天命之宝”,那確实也不像话。
非常难得有自己用印的机会,赵先是取过那枚“德佑御览”,铃印在借据的右上角。隨后又將“勤政亲贤”,印在借据的左下角,两侧相对。
两方印盖好,赵当即押,像模像样。
一直到这一步,赵才露出符合他这个年纪的小孩该有的那种表情。好像是办成了什么天大的事一般,有一种骄傲。同时还有一点家长平时不给干,现在自己不仅干了,还给他干成了的小窃喜。
连盖了两张借据之后,赵到底尽兴,剩下的几份由符宝郎钞印,他只负责加以押而已。
该说不说,小皇帝那两笔字,確实比张巡要强上一些,至少规规整整。反观张巡?哈哈,如果张巡没败,还有笔跡流传到后世,那百分百会有人说张巡这是行草,笔意瀟洒自然,期间还有慨然大气。
在此期间,眾位大臣都是屏息凝神,生怕打搅了小皇帝的“游戏时间”。等全部完成,赵復又坐回御座,眾臣才敢大喘两声。
好啊,真好啊。
也算是首开先河了,咱这带宋,哪有在借条上铃印押的皇帝?今儿真是头一遭,碰上一个肯担责的皇帝。
自然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皇帝都盖了印,画了押的借条,这不就是铁打的借条。朝廷就算是想赖帐,也根本没有脸赖帐了吧。况且借钱的都是皇亲国戚,宗亲大臣,统治阶级內部借的钱,这要是还赖,带宋可真就要完啦。
“以后行事,均遵此例!”
坐回御座上的赵湿,大约是第一次能够真正自己做主干一件事,此时正兴奋著呢,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同诸位臣工说道。
“陛下圣德。”吹吧,这会儿除了吹吹捧捧还能做啥?
就算是演戏,也要陪著小皇帝赵,把这一幕演的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