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334.恢復肯定比我慢(2/2)
换个暴戾的来,这会儿叶李应该变成两瓣了。可在张巡这里,嘻嘻哈哈还乐著呢。
行了,別说了,张巡让叶李把他那个总结出来的南北人口七三开的理论,细细的写个条陈来,
方便张巡抄袭,然后送去给文天祥和陆秀夫看。
告诉他们別怕,拼消耗的话,带元是绝对拼不过带宋的。带宋可是號称古来所有苛剥之法具备的,论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能力,带宋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带元那捞到底的统治水平,没瞧见稍微开始上点强度,便烽烟四起。带宋这边虽然小规模的起义民乱一直没断过,可到现在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当然这也和带元有关係,前番援救囊阳,连送了四次十万人以上的军事集群。算上役死於半道的丁壮,南宋民间的壮丁少说死了五十万。
依照带宋募兵的那个尿性,这军队里充斥著山贼土匪,海盗盐梟。全国各地的不稳定因素,全被带元给杀完啦。就算还剩下几个不稳定因素,地方上暂时也弹压的住。
至於一般的农民?还是那句话,真的善吶,不到最后关头,那是绝对不会造反的。
而且现在临安朝廷的威权,经歷了伯顏那一轮几乎毁灭性的打击,真是日衰日丧。地方上的田赋租税,根本就不如以前那样好收了。连劳役的徵发水平,也大大下降。
对宋朝廷而言,这是大坏事,急的陆秀夫和文天祥头髮都要白了。可对地方而言,这就是好事,儘管税不会少收,可就不必千里迢迢去免费服劳役啦。
保不齐带宋各地,还能恢復几分生气吶。
叶李能对张巡说出带元只有带宋三分之一的人口数量,他的腹稿自然早就打好。说起来这事张巡先知先觉,其实是早就知道的,但始终没有想起这一茬来。
蒙古刚灭金时,由於西夏数百万人口已经杀空,河北河南等地也是杀掠严重,整个北方可能只有不到一千万人口。那时候南宋还在理宗绍定年间,全国人口超过六千万。
南北人口比例达到了不可思议的6:1,如此巨大的差距,是自中原有文明诞生以来的第一次。
之后这个趋势就再也没有逆转过来了,南方的人口始终胜过北方,一直延续到现代。
即便到了2024年,人口也在加速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流动。
望著叶李打来了草稿,张巡將那些粉饰的內容又稍微修改了一番。把能够照应自己结论的数据摘取出来,不能照应的则刪去,反正临安朝廷也没有办法跑去河北印证,意思到了就行。
此时已经回返临安的张逞和杜滸,早將忽必烈的答覆奏报给了二圣和政事堂,消息都传的满城风雨了。外头的老百姓急,里面的二圣和宰相们也急。
谢太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召见了张、杜二人,即便二人再三陈述一致的判断,直言虏中势力衰微,大概率是不能够南下的,也无法消除谢太后的恐惧。
真要说有什么铁打的证据,张逞他们一时间確实也拿不出来。都是依靠沿途的见闻,以及各种零碎的消息,整合判断而来。
铁证?难不成忽必烈亲自写一封手书,告诉二圣说带元不行啦,侍卫亲军人马损失数万,河南河北军户半死半逃?
连相对更明智一些的文天祥和陆秀夫都有些疑惑,忽必烈这么猖狂霸道,或许是真有几分底气的。即便张逞是陆秀夫的亲舅哥,杜滸是文天祥的真幕僚,也没法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