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326.和议到底不能成(2/2)
张逞和杜滸终於得以拜见忽必烈,但是忽必烈完全不和他们二人谈什么和议啊,兵事啊,南北皇帝名分啊,就是以盛大的场面招待南宋使团,今日赐,明日赏。甚至还带著张逞、杜滸去参与射猎,瞧瞧他们蒙古神射手的本事。
如果是单论在大都的经歷,完全可以確认带元是个非常强盛的王朝,还拥有运转正常且实力充沛的军事机器。
另外他们获得的赏赐,也有些说法。比如山东进贡的酒,河南进贡的绢绣和枣,山西进贡的青麻和路绸。有这些贡品说明什么?
说明元朝在当地的统治尚可维持,全国各地到大都的驛站道路也是畅通的,可以把各种贡品源源不断的送到忽必烈的宫中。
此前听说的起义和反乱,或许並未对元朝廷產生巨大的影响,不过是丸芥之蘚。若果真是如此,那元朝却未可欺。
可和议·—
见忽必烈始终不提此事,於是张逞便在一次宴会之后,主动向前来负责接待的汉臣姚枢询问。
结果姚枢只是笑笑,直言我大元兵强马壮,陛下不过是因为贵使远来,才设招待。待礼仪完备之后,就会送贵使离境。
什么?
谈都不谈,直接就完啊。张逞自然不肯,再三恳请至少应该谈一谈才是。然后不经意间,就说漏了一句嘴。
或许下意识里张逞是威胁姚枢,但话听到姚枢耳中,就是另外一层意思啦。因为张说张巡已统十二万眾进驻扬州,我皇宋並非软弱可欺之国。
確实啊,十二万大军进驻淮南,兵威赫赫啊,
可等这话递给忽必烈,左右皆言,果然宋军就只有张巡魔下不过四五万精兵甲士,带上些熟券军剩员,凑出了十来万人前移。
至於其他人马?荆湖至多三五万,四川至多不过三万。带宋就这么些个家底了,几次援襄大败,以及在丁家洲一战、当涂·歷阳一战大败,送掉的人马不下四五十万。
难怪宋朝这么急著来求和,是因为带宋就剩下几万能打仗的人马了,急了。
原本还沾点“急”的忽必烈,顿时就不急了。表面上装出一副是因为张逞再三恳求,才应允一的模样,实际上篤定宋军不可能北伐咯。
迴转到和谈上,张逞就表示希望元朝归还襄樊地区,宋元两国可以约为叔侄之国。当年渊之盟不就是这样的嘛,有先例可循。至於岁幣什么的,那是没有的,但是如果归还裹阳,可以有一笔赎城费。
另外还可以在三边地区开始榨场,双方互市。如果有逃人逃官之流,南宋这边也会全部遣返回北方。
忽必烈听了笑而不语,反问张逞和杜滸,难道没有见到外面“数十万精骑”?
既然见到了,为什么觉得元朝会答应和议?现在请张逞和杜滸回返临安,告诉谢太后和小皇帝赵,如果能够纳土归降,那忽必烈绝对不会吝惜封王之爵,赵宋的血食也拨给南方一郡来进行供养。
如若不降,二三载之后,忽必烈必定再兴百万餮之师,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南宋,不破临安不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