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314.又是新引换旧引(1/2)

第314章 314.又是新引换旧引

带上鼓吹仪仗,前出三十里至瓜洲迎接文天祥。既是做给朝廷看的,也是做给淮南地方看的,

於朝廷而言,瞧见张巡对文天祥这么恭敬,一方面文天祥的地位稳固,另一方面也会觉得张巡尚在控制之中。

於淮南而言,瞧见张巡和朝廷的宰相枢密使如此亲密,更加坚信张巡树大根深,值得託付和依靠。属实是合作双贏的好对象。

还別说,文天祥虽然不吃这一套,但张巡把架势摆出来,他挺高兴。朝廷的隨员们瞧见张巡这么给老督师元帅面子,心中各个评估起张巡和文天祥的亲密程度。

以前元帅幕府的官僚这会儿都提拔起来,到各省部去了。跟著文天祥巡边的都是后面提拔起来的新人,自然不能完全体会张巡和文天祥曾经共同战斗的那种情谊。

因著文天祥是坐船前来,张巡便舍了马,同文天祥一道坐船回扬州。也就几个月没见,该说的话却很多。

首先是朝廷本身,暂时没有什么大事出来。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春闈上,算是平稳吧。原先还疑虑张巡尾大不掉呢,现在张巡应命移镇两淮,离开了浙西常州老家,二圣原本悬著的心都落下来了。

加之赵老登说好话,极力推动公主出阁的事,反正文天祥是看不出有什么波涌的。

其次就是朝廷军务上的事情,原设的十二万殿司和侍卫亲军等员额,终於削减到了八万。多出来的四万员额,按照殿帅马的想法是分给三边募兵备战。二圣的想法稍微改了改,意思是由勛戚武臣堪用者发往三边募兵。

某种意义上,先前王应节带著一千勇敢去四川,也是这个策略下的產物。王应节的爹王坚是国家柱石一般的大將,累受国恩,他们家已经是勛臣体系內的一员。

要是之后再选出一个女儿,去给赵当嬪妃,这一家子就彻底进入勛戚序列,以后和老赵家一体同休咯。

既然说起这个,张巡就要问问了,四川那边到底怎么一个说法。

如果是担心张逞在虏中出使,不敢在四川动兵,那也完全说得过去。可要说不打吧,朝廷却发了五千生券,一万熟券去四川,还运盐输粮。

总不会带宋也爱来那一套既要又要还要的玩意儿吧?张巡觉得这种事,要么不干,要干就立刻干,疾风骤雨的干,把四川的局面做成既定的事实。如此不仅不会影响出使的张逞,还能够给和谈增加筹码。

如果四川战线能够推到剑门关,那四川就稳啦。

四川有剑门关,荆湖有鄂州,淮南有张二,完美。

“川东大旱大飢,果真能行?”文天祥来淮南,除了巡视沿淮的边防之外,其实就是为了来和张巡討论这件事的。

如果张巡能够分给他二万精兵甲士,他总统水陆各师,徵发三十万民夫,运粮二百万斛进川。

紧接著动员川人壮丁和川兵二方,能否北伐?

“我大飢,虏也大飢啊。”张巡心想这旱灾总不会就精准降落在重庆吧。

那杨文安、李德辉退兵,不就是野无所掠,自己领內也大灾。然后应该外援粮食进来的河南、

陕西,因为征宋大败而动盪,无力运粮入川,这才退兵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