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312.海州地利能独存(莱茵尼斯冠)(2/2)

以后每年的赏赐都不止五十贯。

將后续的事项,交给老张家的军吏和尾隨而来的军队经理人们处理,张巡准备巡视一下海州这块南宋仅有的淮北“突出部”。

左右一问,到海州来就食的是张世杰的部將方兴。张世杰本人不是在高邮嘛,但是诸將各据数千上万人,一州一县其实不太养活得了上万人的。

清代的绿营兵,一个总兵三五千人,镇守在两三个府的区域內。从標营往下倒,一直到只有五人十人的汛,到处分布。主流的说法是清朝统治者防备汉族绿营军队,所以平时把绿营拆的稀碎,

一个汛口分十人,仿佛后世的社区警务室一般。

想要把一营五千人都集结起来造反,都得十天半个月。

其实也不单单是这个原因,以古代贫弱的运输水平,只有那些通衢大邑,水陆要衝,能够养活数以万计的军队。一般州县,其所能供养的人口和当地出產的粮食动態平衡。插进来几千不事生產的绿营,养活吃饭是真难。

只能分得稀碎,周围几千人的村社,一人省一口,养活清军绿营那一个汛的十个兵。

没办法的事,张巡就问方兴,这海州为啥能够守住呢?方兴抽籤来海州已经小半年,对地方防务有些心得。

很简单,海州的地形非常好,东面是大海就不需要说了。北面是石湫镇,镇北石湫河,匯通沂、沭、桑墟之水,土地卑湿,沼泽密布,水道极多,堪称渊漊。明代在此甚至专门设置了高桥巡检司,据有地利。

西面和南面则要感谢王安石的叔祖父王贯之,他围绕海州西南面修筑了石门堰长堤,本意是引水蓄水灌溉涟水军的田地,但事实上形成了海州外围的护城河和长垣。

打进攻战宋军不太行,北面是沼泽,西南是大河和长垣,东面是大海,这种地形宋军要是守不住,那就开玩笑了。

原来如此——.

南宋將领魏胜就曾在此抵抗金军数万人的进攻,彼时守军只有千余眾,凭藉地形同金军往復周旋,最终使金军大败。类似於那种写进小说里,都要被人骂全靠巧合打胜仗的情形。

真就是那句话,小说需要逻辑,生活不需要。

“既然叫海州,海港码头可有?”张巡登上城头往海上望,確实能看到未来成为连云港市区的郁洲大沙岛。

“有是有,淤积的厉害。”方兴没想到张巡问得是这么一个东西。

“我记得往昔,朝廷流配人犯去沙门岛,是走登莱。海州能通到登莱么?”张巡纯是好奇。

沙门岛是后世庙岛群岛中的一个,北宋时不是发生过饭不够吃就开启“大逃杀”游戏的故事嘛。岛上是可以屯种的,但条件还是艰苦困难。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现在气候转湿润,或许沙门岛上能种粮食能存人。如果能够开发出来,或许可以作为跃进到北方的一个海上支点。

“驃下虽是淮兵,却不曾走过海路。”方兴倒也不装,直说自己不知道。

瞧他那个意思,如果张巡想知道,他就立刻派人去找,高低给张巡找个知道的人来问话。

“倒也不必,我就是这么一问罢了。”张巡没觉得自己能北伐,也就是到了海州才想起来问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