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303.相公慨然图恢復(2/2)

有一说一,文天祥和陆秀夫因为张巡的关係,说这种话的立场不太强。但是马是殿前都指挥使,还是將门世家,父亲在广西没於王事的那种。铁打的忠臣,给老赵家卖了几辈子的命了,简直忠不可言。

他说这种话,说服力確实比文陆二人要高。

行,话说到这里,二圣就召文天祥来议。说是现在行在临安已经有八万员额了,就且停募,容后选勛戚才堪用武的,转授兵权,分镇桂州静江府、昇州建康府、鄂州、重庆府等处。

这才有了文天祥夹著公文来找陆秀夫的事,陆秀夫听了颇有些惊讶,这二圣居然真的答应暂时不募兵了?如果不募二圣这四万兵,那四川———

什么四川?文天祥接过张巡的信,认真观瞧起来。等他瞧完,竟有讚许同意之色。毕竟文天祥一辈子以王事为己任,慷慨义气,就指望中兴大宋来著。

要是能够把带宋的疆域恢復到先帝臣构时代,文天祥赫然就是中兴再造功臣啊。

当然其实现在他也已经是了,毕竟如果带宋真的再活三十年,文天祥在后世歷史书上的评价肯定不比那些中兴名臣差。

不过他们这种士大夫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的,光是击退韃虏,那档次只够到虞允文那一层。还得恢復失地,哪怕是死在恢復失地的半道上,那这辈子也值了。诸葛亮就是死在北伐路上的,悲情英雄更加分。

“国用不足,不可轻议动兵啊!”陆秀夫和文天祥认识二十多年了,最近共事一朝,瞧文天祥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被陆秀夫这么一提醒,文天祥有些不甘的放下张巡的信。

北虏力竭,连淮北巡边的军士都不再充足。又逢上四川大旱,宋蒙双方都在苦握。张巡说得一点不错,这或许是几十年来最好的窗口期。

“能稳住川东一路,便是万幸。”陆秀夫相对文天祥,更求稳一些。

“若是我亲自出师呢?”没想到文天祥並未放弃,甚至还想自己亲自督师四川。

“更不可了!”

文陆二人在朝廷合作,外有藩镇呼应,稳如泰山。现在已非战时,二圣不再需要全心仰赖主战派大臣。一旦文天祥出师四川,陆秀夫在临安就有独木难支之危。

真出点什么事,陆秀夫可能会应付不过来的。须得两人在朝中合力,互为奥援。

“那容我去一趟淮南?”文天祥慨然有恢復之志,难得张巡居然主动说可以试一试,打一打,

碰一碰,他想专门去和张巡聊聊,

“这个嘛-—”临安和淮南,轻舟急进,四五日就能来回,倒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