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302.难得復川窗口期(2/2)
瞧瞧,这不是还能够往四川送粮食,送援军呢嘛。
也就是说,现在最容易突破的,其实应该是四川。假若放弃四川现有的处处死守之策,而是真的调度起四万生券军,借靠两淮和荆湖的粮餉支援,是真有可能一波打回剑门关天险,全取四川,
恢復西部的。
剑门关什么模样,古来多少歷史写的明明白白。如果不是赵彦吶轻弃,蒙古人很难打进四川腹里。当然肯定会有人说,蒙古人也能够学邓艾偷渡阴平啊。那就在阴平分设一军三五千人,邓艾出阴平小道的时候连三日粮都没有,有三千人堵住小道,饿也把人给饿死了。
说那么一个比较冷血的话,或者说是军事策略。
集合川兵精锐一二万,外镇精锐一二万,合计四万生券军。把川东十几万壮丁都带上,作为辅兵和后勤运输兵。至於其他几十万老弱妇孺,全都丟在原地,吃树皮,吃草根,甚至吃人,不去管。
只管这四万军和十几万壮丁,一路向也发生大旱乏粮的元军进攻。消灭元军在四川的那二三万,至多不超过四万的主力,则战线立刻可以推进到剑门关。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条路是完全可以走嘉陵江来行进的。重庆到合州钓鱼城一线毫无问题,
宋军掌握较牢。继续朔江北上,进攻南充的青居城。再往北,就是保寧閬中的苍溪大获城。
一旦大获城重归宋军,往北不肖多远,便是剑阁。
当年制置副使余,就是准备以大获城为基地,进取剑阁。恢復川中腹里之后,再图川北和汉中。只不过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假如大前提是四川元军没饭吃,而南宋可以援川至少二三百万斛军粮,以及二三万精兵,那是不是有实现的可能?
代价是几十万被拋弃的百姓,会饿死很多。打下了剑门关,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残破到人口尽丧的四川。
军事上或许会形成相当大的优势,但是经济上,还是避免不了南宋对四川的支援。不过恢復了四川盆地之后,成都天府之国,有都江堰之利,只需要两代人四十年的发展,於农业时代会快速的成为富庶之地。
唔...—..
计划是很冷血的,但这或许是南宋重建西部战略优势的唯一窗口期。且是事实上代价最小的一个窗口期。
一旦元朝方面喘过气来,川北丰收,有了军粮。陕西甘肃的元军能够进入四川作战。则四川想要恢復,非得是外镇调来十余万大军,二三十万民夫辅兵,水陆並进,人马相加,才有实现的可能。
可惜没有个像样的谋士能够同张巡一道商议,但基於保全带宋再活三十年的预设前提,张巡还是写了一封私信给陆秀夫,徵询他个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