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295.只等政令东风到(2/2)
再说钞关这个事,还是和此前提及的,地方官府强征亭户服役,以及向他们收取免役钱同类。即没有权限收取盐务税费的地方,私自增设钞关,取盐利。
论理,应该是盐包进入某城销售,在城门口徵收合法的过税。如此地方就在盐利上分润了一部分,足以养活厢军,甚至有所盈余,並配合打击私盐。
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但凡是靠近淮东各盐场的军州,无不私设钞关,掠取钱財。官运的盐巴没法收取过税,但是商运的盐巴,那可能没这个说法了。
所以为什么到了理宗朝,淮南明明是官运和商运並行的盐区,最后却只剩下官运盐。实在是商运盐还不如给长官干私盐呢。
盐巴还没运到扬州这个集散点,或许每斤就加上了几十文钱的过税。普通的商人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但凡出点事立刻赔本。
私设的钞关因为盐商的减少,颳起钱来,愈发的疯狂。竭泽而渔嘛,这种事古已有之,要不也不会诞生这样的成语,
反正总有不怕死的往这一行跳,抓到一只羊,或许就能弄上几十贯。別因为张巡在临安“卖国”,来去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数目,就看不起几十贯。实际上到地方州县,哪怕一个月能够稳定进来几百贯一千贯的收入,对地方財政就不无小补啦。
总而言之,这不单单是地方事权错杂的问题,还是地方財权和中枢財权的较量。
想要盘活淮南盐政,除了让盐场恢復活力,还得引入商运,倒逼官运盐。此前的官运盐巴以次充好,大加沙土,老百姓都不爱买官盐。但商运盐都给排挤死了,那只能冒险买私盐咯。
宋朝各盐区又不统属,张巡能强迫江西的官府只认购官运盐吗?或许用刀逼著可以。但是张巡暂时不太可能率兵离镇,出到外路。
那江西肯定是只要交足过税的盐,都一律放进来。而放进来的商运盐能够正常发卖,质量差的官运盐卖不出去,就会倒逼官运盐提升质量。
毕竟官运盐销售不达標,张巡就真的可以杀头的。
张巡凭手里的刀把子可以让江西强行认官运盐,你一个外路的盐官,拿什么逼迫其他盐区的老百姓只允许买官运盐呢?盐卖不出去,那就等著杀头咯。
让这帮心都黑了烂货,在往官运盐里加沙土的时候,好好掂量掂量是自己的天灵盖硬,还是张巡的狼牙棒硬。
想要让商运活起来,那就得撤除全部非法私设的钞关,只在扬州统一抽分每斤二十五钱的食盐过税。
如此,確实可以避免盐务上的大量腐败之处,又加强了张巡本人对淮南盐利的掌握。
“这事且等一等—————”张巡倒不是不办,而是在等朝廷的詔令。
先前和老黄头在临安议论时,所说的停止抽发亭户劳役,以及免徵助役钱一事。张巡是支持的,有了张巡的武力支持,老黄头正在临安走程序。
等程序走完,这条詔令就会明发全宋。到时候张巡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禁止地方官府在盐务上的“伸手行径”。
在有宋朝廷的合法政令大义之下,张巡还是愿意等一等詔令的。全凭手里的刀把子说话,那毕竟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