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291.拿起草叉才算人(1/2)
第291章 291.拿起草叉才算人
河北,沧州,长芦场。
数以千计的盐工匯聚在一起,激烈的反对元朝廷所下达的保马盐额。同南方的亭户一般,北方的盐场盐工盐户也普遍遭受严重的压迫,
由於元军在南方遭遇了毁灭性的惨败,超过三十万匹马的巨大损失,令元朝廷的马政几乎陷於灭绝。可是忽必烈还需要征討西道的海都,又听闻东道的乃顏异动,渴求大量的马匹来保证军队的作战能力。
原本还可以从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和站户身上再想想办法,可是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不堪元朝廷的压迫纷纷揭竿而起,爱怜部甚至直接派人去恭迎海都的官將。
那没办法,只能从元朝统治较为得力的河北等地想办法了。在河北有汉世侯家族的支持,元朝廷能够搜刮到更多的军需物资,影响力和动员力也更强。这一点南宋也是如此,朝廷对两浙路的掌握远胜於其他诸路。
想要饲养更多的马匹,获得更多的战马,那为內地饲养的马匹,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提供食盐就成为了必要的条件之一。
元代马政有明確的给马盐制度,歷史上庐州能够设置马场,除了当地水草丰美,又经歷大规模的屠杀,人口稀少,土地空置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庐州可以藉由水运,便利的获取淮东的食盐。
当然啦,现在突然增加河北沧州长芦场、利民场、利国场、海丰场、严镇场、兴国场等场的盐额,主要还是为了增收,
南边的黄震对张巡说过,亭户是整个盐政上最好盘剥的群体。同理可得,阿合马要增收,盘剥盐工是最快、最容易的。
所以,一方面是出於需要多养马,確实需要增加盐额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是出於增加盐政收入,用以填补中枢財政的原因。
沧州各场的盐额,几乎激增了一倍有余!
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增加盐额,或许还不会滋出数千上万人的哄闹,主要是大都命令河北增养马九万四千匹。意思是河北自己想办法养出九万四千匹马来,中枢啥也不给的。
除了牧场草场之外,这九万四千匹马每年还另外需要十五万石粮食,十五万石食盐,一千三百万束草料。
买马要钱,粮食要征,盐额要加,甚至乾草都要老百姓去割去收去晒。这事实上就是在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了,封建社会吃人,倒也不分元还是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还是和南宋同理,一般的民户,或者说荫庇在汉世侯名下的户口,他们多少还有点依仗,不能够盘剥的太甚。可阿合马催科甚急,地方上的官僚也得赚钱发財,不去盘剥盐工,又能去盘剥谁呢?
於是超过十万匹马的买马钱,超过三十万石的粮食,超过四十万石的食盐,
以及三千万束以上的草料负担,就一下子压到了河北沿海各州的盐场上。
换做你是一个身无分文,靠每日背盐煮海求活的盐工,突然告诉你,你现在得掏出几十贯钱来买马买粮,还得义务给官府煮盐割草,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