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272.兵额大减仍穷窘(1/2)
第272章 272.兵额大减仍穷窘
真的,张巡来临安陛见,参知政事·枢密副使陆秀夫和参知政事贾余庆奉命到余杭门外搭建浮桥,迎候张巡。
三千多人的隨扈肯定是没办法全部进城的,因为当初二圣赏赐给张巡的宅第也住不下三千多人。最后就是安排其中的二千余人屯驻在西湖边的旧殿司兵营地,张巡本人和八百多亲將入城居住。
瞧见张巡这般好说话,临安城內各个都鬆了一口气。等到张巡下榻,文天祥又代表二圣来赏赐张巡魔下诸军酒食、彩幣,並每人赏赐钱五贯。
所以你真的只是来陛见?
文天祥前不久还在和张巡通信,没觉得张巡有啥特別的动向。现在朝廷没让张巡来,张巡主动跑来,是来表忠心?还是秀肌肉?
瞎,张巡多少还对自己的威风,或者说自己魔下那几万甲士精兵的威风,有所不明。封建时代几万精锐甲士,真的能够全中国横著走了。要是甲士全听你一人的,皇帝都得同你和风细雨,温言抚慰。
確实是真的来陛见的,另外如果真的要出任两淮安抚制置大使,那张巡得为自己的两淮幕府搜罗些人手。张巡不怎么通民政的,打仗其实也稀鬆,假若全军推到三边,片刻不得鬆懈。那就更没空抚理百姓啦,得找点像样的理民官。
一听是这个事情,文天祥微微頜首。治军先抚民,张巡有这个心思很好。由於南宋的局势陡然重整,不论是以前在临安,后来跑路的;还是听说局势平稳,
上京来谋求官职的;抑或是在此番战爭中立下功勋,到行在候补选派的。一时之间,人马云集临安。
最近这个把两个月,文天祥的心思全在重设三边和宋蒙和议的事情上,选用贤能的事是陆秀夫在负责。
如果张巡確实有需要,那就和陆秀夫商量商量。挑上几个像样的官吏,去担任知县知州,总也是有的。
探听完张巡的意图,文天祥便回宫復命。而在城门口迎接张巡的陆秀夫,也连夜赶来,询问张巡的情形。另外还把张巡的族兄张颁给带了过来,如果张巡觉得好,就任张颁做常州知州。
唔,我也不认识这个族兄。
不过张遥推荐,陆秀夫考察过后也觉得不错,再者確实是老张家的本家。张巡便也认同接下,以对待兄长的礼节,邀请张颁在家中,同陆秀夫一道私宴。
张巡不知道的是,崖山跳海里,就有张顾一个啊。
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张颁只是七品,坐到席上之后,主要就是听陆秀夫和张巡纵论三边大事,军马戎务。张巡表示以浙西的粮食出產,维持军队吃饭的问题不难。况且先前在扬州、鄂州等地取了大量的公田。
扬州还在募民屯种,鄂州那边则已经得了二十万屯民。汪老督师那人品有保证的,请他干一年两年,屯田就都能开发出来。张孝忠也是个听话的,侵害百姓的事肯定少不了,但有张巡的约束肯定不至於闹得官逼民反。
那吃饭问题解决,军餉也能用粮食抵偿一部分。剩下的军、赏赐,以及军器的装备和补充,城池寨堡的修和整治,就需要朝廷来想办法了。
朝廷能有什么办法?现在朝廷的府库里还有几千万贯是真的,但那是最后一波爆空了先帝的內帑。陆秀夫就差把谢太后的髮釵都擼下来,去养兵整军了。国朝的赋税,也就够正常的开销,半点多余的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