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264.诸军不思归临安(2/2)
现在张巡不占一分地,也没加征什么粮餉,甚至还派发了一部分军粮作为賑济粮,教大伙儿熬过春荒。中国的老百姓好啊,有一口吃得就不造反,听话得很。那还有谁关心这个,还是先去把自家的地界勘清楚吧。
“不是什么难事。”张巡对於收买常州本地的民心还是很上心的,当即应下。
况且张巡又不是没有钱,之前石抹库刺发现的拜降丟下来的七十万两金银,
现在就屯在张巡家里。另外先帝赵留在常州的赏功银,也没全完。甚至在扬州,还有上千方贯现钱,也是先帝的,不过现在算张巡的缴获。
先帝虽然不是什么明君贤君,但“遗泽”真不少。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感恩先帝。
回到家里张巡就开库点检钞贯,下令发一百万贯钱出来,凡是保留好房屋產契的全都拿来老张家,张巡按照材料钱赔补房价。
榜文一贴,满城轰动,都呼张二贤德。要说不说咱们常州出了一个张二呢,
真仗义,拆了咱们的房子还给赔补吶。
先这么发著,不够再来问张巡要。反正也就是个砖头钱,盖房子就让老百姓自己出力。
另外张巡还召集诸將,各位跟著我转战了这么久,虽然挣下了一份田產,可戎马从行,钱的地方多,都拿一万银子去。不管是置办產业,还是添设宅院全是哥哥的一份心意。
土兵们已经赏赐过了,军將们因为占了大片公田,所以也没啥不爽的。但这会儿张巡把他们聚居在一块儿,又赠予上万两银子,那就是大恩了。
人人拱手下拜,口称愿为节帅效死。
就算是张世杰也这样啊,节帅这么忠於带宋,保扶带宋的江山,那我跟著节帅混,三天吃九顿,有什么不香的?
反正带宋的社稷保住了,心里面就非常的敲亮,大伙儿都是忠不可言好吧。
只不过就是现在恩义出於张巡,而非出於赵罢了。忠诚的输出对象恆定的是恩义的给予对象,你现在叫张世杰拥戴张巡割据一方,他心里面会膈应,会犹豫,甚至会反对。但是吃了张巡十年八年饱饭之后呢?
可能那时候他就会觉得张二哥哥合该做那个淮南节度使,反正没篡宋。只要不篡宋,那就是大大的忠诚。
等二十年后呢?或许就变成了张二哥哥合理合法得到的禪让,宋室赵家的血食也没断绝,这不是封了赵湿一个王嘛,还给了一万户的汤沐邑呢。
军人的心思都是很单纯的,潜移默化慢慢来,张巡並不著急,只是希望魔下这些军將能够慢慢的完全忠於自己。而非是因为仰慕张巡的名声,敬佩张巡的忠义,而自愿的聚集到张巡魔下作战。
现在义气是有了,恩遇张巡也给了,恩义相结的基础打牢。即便失去了江淮前营排阵使的这个统师头衔,这些兵依旧环绕在张巡的身边。
侍卫亲军和御营前军均不乐意归建回临安,就想待在常州,待在张巡的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