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258.奏议三边设总督(2/2)

原任汀漳镇抚使的吕文福也分了钱和粮食,带著他的二万人回漳州。官任安庆知府的刘源,自然得带著他的几千义军回安庆。密佑是江西兵马副总管,回镇赣州去也。张孝忠权知鄂州,之后朝命下来说换人再议。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一个个拿著张巡分的钱粮,回返驻地。

张巡往战荆湖,文天祥留镇浙西。一方面督理给张巡诸將的粮餉,一方面思索之后的局势。他清楚的意识到元朝已然入主河洛,有问鼎天下之志。这回被张巡打回去了,休养生息几年后还是会南下灭宋的。

为长远计,必须从容布置,妥善规划。

作为元帅,文天祥很清楚,现在宋朝廷没有家当了,家当早就被宋朝廷自己送完了。就剩下张巡魔下一標军,李庭芝魔下一標军,四川到底还有多少人马,

不得而知。

如此情形之下,为之奈何?

他认为,宋朝吸取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元军到一州就破一州,到一县就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已经来不及了。

为此必须加强地方的力量,授予便宜行事的全权。以两广作为荆湖的后路,

设立湖广总督。以江东、江西作为两淮的后路,设立江淮总督。湖广和江淮供应四川部分军需,设立四川总督。

朝廷保有浙东和福建,足以开支中枢各所供求,一切的军力、財力、民力,

都要为抵抗北方虏的入侵而调动起来。

唯有如此,使三边的辖区范围更广、力量更强,才足以抵抗元军。之后各地约定日期,一齐奋起,使元军四散,疲於奔命,再伺机而动,便有中兴的可能。

如此“大而阔”的奏议,即便是他的参谋杜滸看了,也觉得朝廷万难答应。

可文天祥只是笑笑,仍旧要求杜滸润色表章,就按这个说法给临安上书。

除了愈发的了解时事军务以外,文天祥也愈发的了解临安朝廷。你给朝廷说开扇窗,朝廷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势力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即便陆秀夫主政也会有各种反对的声音。

苍蝇蚊子,咬不死人,但他膈应人。

可如果说要直接掀带宋的屋顶,那原本还逼逼赖赖的临安各势力集团,就会好好的坐下来,和文天祥讲道理。这里怎么怎么不行,哪里如何如何不可。

等把一大堆废话都说完之后,临安方面就会建议,要不咱们开一扇门,或者开一扇窗怎么样?

这样既不拂文天祥的面子,又能够保全带宋这栋破屋子的屋顶,让大伙儿继续坐在里面扯皮。

藉此,加强三边军力財力的奏议,才有可能顺利的通过,並获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