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57.保藩篱则保大宋(2/2)
操作的好,学唐朝,利用幽州范阳镇,抵挡契丹等塞外民族的侵攻。还不需要中枢对幽州过分的投入,只需要节例赏赐。
操作的不好,带明的辽镇经营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想鬆手又不捨得,想控制又没钱,来来回回,反反覆覆。腹心內地没保住,辽镇藩屏也没保住。
南宋运行到如今这个地步,中枢已经完全不掌握任何有效的军事力量了。全宋唯一一付家当,在咸淳十年的冬天,送给了阿术。
再者南宋的財政也在事实上趋於崩溃,纸幣的信用约等於零,一百贯面值的关子、会子,连一块烧饼都买不到。
临安中枢的各势力派別和皇室,因为忽必烈的南征,已经失去了对两浙以外地方的控制和影响力。现在不过是依赖著三百多年以来的统治惯性,在进行统治。
还是那句话,忠於带宋和拥兵自雄完全不衝突。
设立藩镇是为了保卫三边,保住了三边才有带宋的苟安。妇人临朝,新君冲幼,根本无法理政治国,合该我等忠臣奋力保国。
一番话说的注立信的脸色阴晴不定,但是他毕竟已经八十,没有了继续参与高强度政治运动的精力和时间。况且李庭芝的说法也確凿属实,这是无可阻挡的趋势。
话茬再递到张巡这里,张巡不置可否。对於建立藩镇,拱卫中枢,张巡没有过这种非常清晰的计划和目標。
唯一明確的就是掌握兵权,並且常州世袭化。
朝廷现在想要剥离张巡的兵权是不可能的,一则张巡威声极高,诸將拥戴。
如果强行剥夺兵权,不保证临安城外的余杭驛会不会多一件黄衣。
二则朝廷还需要依赖张巡恢復並稳定三边,正是用人之际,还没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要是可以藏良弓,前面来问尚公主的主角,就是张巡本人了。
如果说张巡能够將两淮和浙西的苏、常、润、升、湖、严、秀、江阴军等七州一军藩镇化,那確实大大超出了张巡原本只希望的世镇常州的计划。
以两淮的悍卒和劲马征战,再以两淮的盐利和浙西的粮食供养军队。未尝没有抵御虏南侵,甚至兴师北伐的可能。
“国事至此,必行非常事,才有转圜图存之机!”李庭芝其实是个文官,可他九总大兵,十操戎马,威风远胜於一般的武將师臣。
“我老了,这就奉表致仕。”击败了阿里海牙,马上恢復江陵,汪立信確实报答了三朝帝王的恩遇,可以退休了。
“唔,不知文元师会是何等筹划。”张巡还得参考文天祥的建议。
別的不说,文天祥现在几乎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还是右丞相·枢密使,加之打贏了伯顏,他个人的態度在当下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