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209.设筑甬道通常州(2/2)

城外的伯顏又一次看到宋船在护卫下,自如的进出常州,他也不急,他也不骂,调整部署。阿刺罕本部一万兵,加廉希宪、吕文焕、范文虎数万新附军,以及乞台刑徒和炮手军,开始攻城。

常州城兵就二三万,可供选择的战术少。留这么些人,外加已经修筑的差不多的长围。填壕去吧,哪天成功,哪天撤下来。

而伯顏以及绝大部分骑兵和水军,则围攻横林。打跑了文天祥,就能填平运河。

横林镇確实没有城墙,但是经歷了尹玉和刘师能的两次修筑,紧接著数万宋军赶来扎营,绵延好几里,以横林镇为中心的四座大营早就修筑完毕。宋军別的不一定行,土工是没问题的。

与其说是打横林,或者说打野战,实际上就是在攻城,只不过是攻打一个防御水平没常州高的城而已。

就像后世太平军打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一样。听名字好像是一个木头柵栏围一圈的营地,实际上都是垒土筑墙,掘壕为壑,內外防御,与城堡几无区別的大型防御工事。

当然那会儿太平军也已经有开大炮了,所以摧毁这种军营的难度稍稍较低。现在没有开大炮,靠襄阳炮也行。但襄阳炮一旦立起来就是“死”的,极其容易遭遇营內反击,所以伯顏没有选择设置襄阳炮。

所谓的常州战场,很快就分成了两部分。

阿刺罕围攻常州,伯顏围攻横林。之所以一定要猛攻常州,就是避免在伯顏进攻横林时,后背遭遇常州宋军的袭击。

伯顏正经打仗的套路都瞭然於心,几乎不犯错。张巡反倒更容易犯错,但张巡做决定之前会听取专家的意见,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犯错。

双方仿佛又回到了之前二三月的状態,主要的军事行动就是填壕和掘壕,在几道泥巴坑之间反覆的拉扯。中间夹杂著几个炸马、袭哨,偷营之类的小插曲,

元军仰仗人多,开始极限压缩宋军的活动空间。

在和横林宋军拉扯的过程中,开始越过横林,向几十里外的无锡派出骑兵劫掠。虽然这使得元军长期作战,无法休息,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横林宋军的粮道。

若非粮道主要水运,还真有可能被元军断了粮道。

无锡的冯驥和吴县的仇子真全力维持运道的安全,可惜步兵追不上骑兵,只能增募民夫,增设船只。进而又令宋水军不得歇息,老百姓也被一再的徵发。

消耗是综合的,是互相的,是比拼中不断加码的。

谁拖不起,谁先死!

坐镇横林大营的文天祥,得到了陆秀夫发给他的一百万贯,倒也勉强能够稳坐中军。已经死过一次的他並不惧怕什么刀枪剑戟,常常亲自到一线去抚慰兵士。

恩,他读过书,所以学著给士兵吸痛,帮士兵包扎伤口。本来名气就大,现在又与士兵同甘共苦,这阵脚就给他牢牢站住了。

望著距离横林只有区区二十八里的常州城,文天祥想著,是不是有可能直接修筑出一条甬道来,从横林直通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