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88.要抽军官二百人(2/2)
“这.”
张巡其实也想到了这一节,但不太確定。
因为现在宋朝其实没有什么谈判的本钱,军队在歷阳·当涂的掛弓山一战赔了天半,彻底丧失了和元军野战的能力。
財政嘛不必说,汪立信去江西的钱,还是印纸钞掠夺自民间的。浙西这边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著军餉了。幸亏大行皇帝还有六十五万两金银在城里,所以银充足。要是等杭州发军餉,饿死算求。
没钱没兵,拿什么和元朝谈?
元军在常州城外是赔进来了万余人,但主要是乞台刑徒和新附军,蒙古太君的根本还没大损。现在不过是因为梅雨季节,无法攻城,才撤了回去。
等暑夏一过,伯顏必定復来。到时候二十余万大军日夜攻城,轮番战斗,常州能守几天?
“拜见元帅。”廉希贤出现在建康。
陪同他一道出现的,还有忽必烈任命的两浙安抚使廉希宪。二人是堂兄弟,
並非亲兄弟。而且不是汉族,是高昌畏兀儿族。
两兄弟是怯薛出身,在河北中山路有世袭的官爵,其中廉希宪的父亲布鲁海牙是忽必烈母亲唆鲁禾帖尼的亲帐护卫,尤为厚重,
忽必烈不太理解伯顏为什么会顿兵常州城下三四月,於是命原任荆湖安抚使的廉希宪运送军粮到建康,点阅部伍,了解军情。又命廉希贤以礼部尚书的身份,持国书出使杭州。
不是来和谈的,是来劝降的。
毕竟在忽必烈的想法中,二十余万元军已经打进两浙,宋朝无兵也无钱,应该要投降了。
现在投降的话,多少还能换取一点优待条件不是。毕竟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二百座军州大镇,数千万民户。携如此大国来降,封个公最少。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天祥和张巡的抵抗是奏效了的。因为忽必烈原本没想过遣使劝降,现在因为战事拖宕许久,使得忽必烈主动派人来劝降。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妙,但多少也能说明些东西。
比如忽必烈心底最深处,可能已经不再坚信可以单凭武力彻底灭亡南宋了。
廉希宪既是宰相,也是怯薛,所以他和伯顏平起平坐。廉希贤是怯薛,但不是宰相,这才需要恭敬行礼。
二人说明来意,伯顏撇撇嘴,表示廉希贤可能连常州都过不去。常州城內的张巡是个又臭又硬的,苏州的文天祥也不湟多让。这要是往常州去,大概率半道就被张巡给砍了。
另外史天泽已经確认战死在了常州,伯顏谢罪的上书大约还在路上,忽必烈还不知道。如果知道,廉希宪此番前来,或许就不单单是点阅军队了。
“缘边诸郡,均不可行?”廉希贤来之前,以为自己一出马,甚至可以招降沿途所有州县来著。
“正是。”
“但陛下王命在身,不得不行啊。”
“若是配数千骑跟从呢?”廉希宪帮著自己弟弟问问。
“两浙如今梅雨连绵,走马还不如行船快。”伯顏实话实说。
现在两浙各处河水泛滥,大雨连绵,几千骑兵不明道路的话,可能整个月都在绕著太湖兜圈子。
“下官且去常州瞧瞧!”廉希贤决定看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