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145.你且投降我赴死(命里註定冠名)(2/2)
“我乃国家宗帅,在任卿相,受三朝知遇,不死无以报社稷。官家治世三百载,总要有一二殉死的。你且让我全了名节吧。
2
1
说完这话,文天祥真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闭起眼来,只是微微地喘气。即便张巡叫他,他也不再应声。
何必呢,何必呢,都知道打不过元军了,也知道再打下去不过是徒然牺牲百姓的性命。还坚持什么?大不了降了之后,回乡隱居,一辈子不仕元唄。
唤了好几声,文天祥始终不答,张巡只能起身出舱。命人给文天祥送些念被家什,吃喝饮用之物。另外又叫张喜,派几个亲信的家人,给文天祥换一条平稳的大船,护送他回苏州。
左右涌上来询问张巡,文天祥说了些什么?
说什么?劝我带著你们赶紧投降,活命要紧。
可话到嘴边,张巡到底没有说出口。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宋末最后一群心怀忠义的士大夫,现在很有一群人团聚在常州。
因为经歷了上江水战那样的惨事,他们终於知道打不过韃虏了,抵抗不过是徒然送死。所以可以劝说別人去投降,保全百姓。
但是自己心里面那一道关过不了啊,后世许多人张口阶级,闭口主义,网络上一会儿站队,一会儿屁股,支持乌就必须支持以,看了两本小红书的简介,就大骂忠孝节义是封建愚忠。既没有逻辑思维,也没有理解能力。
连设身处地替他人著想都做不到,却奢谈著什么世界大同,什么一定会解放全人类。键盘天天敲著s3,巴不得s3立刻来。
根本不能理解文天祥为什么一定要殉国,而且是心甘情愿的殉国。
眼前这帮人,常州都被赵汝鉴和王良臣带降了,他们完全可以一拱手,闭门谢客。投降的罪不在他们身上,只要终身不出仕,则大节无亏。
何苦再起兵来恢復呢?
不就是膝盖太硬,跪不下去。
叫他们投降?不如直接把他们砍了来得容易。
“元帅只教我等全竭心力,报效王室。”张巡憋了一肚子的话,最后就抖出来这么两句。
“正是正是,我等確当用命。”姚一听是这个,不知怎么的,居然鬆了一口气,立刻张口来应和张巡。
张巡转头望向姚,盯著他的眼晴,姚竟然偏首避开。或许他站在舱外,
早已经听得明白,只是心里那满怀的忠孝节义,不容许他听得明白。
“也罢,奉元帅军令,收容溃散,守城为计!』
望著去往苏州的船只,张巡站在城墙上,不住的拍打著新修的城蝶。拍著拍著,就流下泪来,大城父老扒著船板,都在喊留后带我走吧。
那声音,如何不蒙绕在张巡的耳边呢。
你心里有苦难言,我心里也乱的如同麻草啊。伯顏统眾復至,已围扬州。是生是死,並不完全由你我了。
“谨遵留后军令!”左右的官吏军校,纷纷朝张巡拱手应命。
早已军管的常州,紧锣密鼓的运转了起来,只留下张巡一个人在城上,萧索的望向杭州的方向,必须做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