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虏骑已为我调动(2/2)
回到此时的扬州,如果仅仅只是扬州城內的宋军出城力战,那么忽刺出和博罗欢是自信能够应对的。毕竟城內的王效节和阮克己也不是第一次杀出城来,试图破围的。
但是宋军步军多而马军少,元军几乎人人皆马,即便不是精骑,也能够上马兜圈,包夹宋军。前后牵扯,来回衝动,宋军但凡有点破绽,精骑一衝,方阵就会溃散。
偏偏现在江南宋军也杀奔江北,如何是好?
一开始忽刺出和博罗欢的想法是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瓜洲水寨控制在元军手中,那么宋军援兵就难以进入江北运河。
等瓜洲水寨一破,宋军大部登岸,开始集结。並且已经有先锋人马藉助船只,准备来同王效节联手,忽刺出和博罗欢就知道这事不成了。
走,立刻走,转道真州,设法渡江,去和阿术匯合。
也怪阿术贪心,在伯顏离开之后,下江元军有六万陆师,四万水军。抱成一团,全世界都尽可以去得。十万元军,你宋军来三十万,都可以正大光明的手腕。
可是三万六千陆师在扬子桥,两万三千陆师在建康,两万水军在瓜洲,一万八九千水军在秦淮河。
隨便搞个地图就能看出来,元军诸部最远区隔有超过三百里,中间还横亘著一条十几公里宽阔的长江。
即便有水军,也难以快速勾连反应的。
况且宋军又不是没水军,一直到歷史上的焦山之战,宋军还能拉出来上千艘船的水军呢。
阿术比忽刺出和博罗欢想的更深一些,保存人马当然没错,但是宋军为什么会去解围扬州,而不是带著十几万大军来包围建康呢?
明知道建康內就三万多元军,为什么不上来打?
难道宋军有新的军力加入?或许真有可能。毕竟连常州那种小地方,都一下子爆了三四万人出来,如今宋家把两浙的团结义勇全部收编,一波波的送到润州也並非不可能。
思虑再三,阿术作出如下部署,派遣帖木儿不所部水军,前去江北迎战宋军。如果宋军已经过江,那就接应江北元军南撤。
重点是保住建康,保住十万元军,其他东西都是可以再议的。有建康,则两浙无遮蔽。有十万元军,则大不了我明年再来。
另外派遣游弋,出城往润州方向搜索,宋军糜集润州,有人来摸建康,也是从润州来的。
好反贼!
探马赤果然在建康城东面七八十里处,发现了大股宋军。人数粗估有四五万以上,甚至更多。而且宋军行军很谨慎,基本上已经停住了,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当然是在等待阿术统兵坐船去救扬州元军啊!
自古大江一条道,数万人北渡,瞎子都能看得见。现在没有元军的舟师大规模北上,那张彦和赵淮当然就不动了啊。
文天祥下达给二人的军令,就是相机行动,如果建康空虚就夺建康。建康防御严密,就退回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