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未能战胜於朝廷(爱看书的某人冠)(2/2)
这斯都带著元军打到常州了,內残外忍的带宋朝廷还奢望吕文焕能够在元朝廷美言几句,不仅加封吕文德为和义武忠王,还优抚吕文焕的家属以及財產。
多少人寒心吶。
但是吕文焕我治不了,润州的那些官绅可以治。张巡当即下令抄没这些官绅的家资充军,军吏得了令,喜悦非常,几乎是跑跳著出门去也。
李让写好表章,站起来想说一句,最后没说。陶居仁则是面色稍变,请张巡派一標人马给他,宋军的军纪·——·
抄没那些官绅的財產,就不说些什么了,怎么都算是活该。但是陶居仁既然署理润州知州了,那么就得保境安民,一般的商户民户他得保全下来。
应该的,张巡就发了一支令旗给陶居仁,拨了八百忠诚军给他,由他巡街安民,避免一般的小民百姓被抢。
等眾人退去,就剩下李让和张巡,坐在润州官署內,张巡表现出相当的泄气自然的,李让也没有说话,他感觉自己不过就是去考了一个科举而已,也没离家很久,这次回来再看张巡,张巡好像大变了一般。说些他不懂的话,时常露出沉思的神色,问了又不说在想什么。
在外头看著,那真叫江东呼保义,是古今无双的豪杰义士。在內里看著,却充满了忧愁和萧索,感觉连人都瘦了一些。
问什么?不问了罢,问了也不会答。
倒是奏捷的表章顺著大运河,先过丹阳,再至常州,无锡、平江、秀州、湖州直抵杭州临安。两宫大喜,朝中振奋,到底皇天佑我大宋,虏中內乱,撤兵北返。
现在只需要整兵调將,措办舟师,很快就能够恢復失地,保存社稷。到时候再向北虏求和,许以岁市,则一切万安,诸事妥当。
只是国家兵权,尽数託付於一人·——“
文天祥前敌统兵,固然是好的。以文制武,国家长策。但是李庭芝治军,形成了淮南藩镇。吕文德治军,形成了荆湖藩镇。这个张巡,出身三吴第一缨簪之家,累代名门,人望本来就很高了,再统大军。
其兄张逞,又在淮南统兵御敌,兄弟两人所统之兵,几乎占到了整个国家的半数。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为统治者所猜忌。
现在韃虏北返,沿江兵事或有胜机,似乎不应该將兵权全都託付给文天祥和张巡二人。即便託付兵权,也得分薄些功劳,免得像吕文德那般,功大难制,门生故吏遍及江淮。
朝廷的封赏很快送抵润州,除了要求诸军奋勇作战,整顿水师,去解围扬州之外。还带来了二百万杭州公私房舍的日赁钱,作为搞军之用。当然想要更多的赏钱,就去扬州,扬州有大行皇帝的三千万贯。
诸將及兵勇,各自升秩有差,这事简单,不就是封官许愿嘛,反正这年头的官爵也是越授越烂,没什么好说的。
倒是张巡,追赠张守为太师魏郡王,追赠张巡以上五代祖父为太傅魏国公,
五代祖母为国夫人,张巡的父亲加赠太师,諡號修为“文襄”。张母除了前封国夫人以外,再尊张母的父母为郡公和郡夫人。
张巡的侄几张楨不过十岁,便给官身,授太常寺太祝。连张巡天折的那个哥哥,都授予郎官,追赠有差。
那张巡本人呢?朝命暂且放下军队,去杭州临安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