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歷史(2/2)

她强忍住偷瞄洛辰的举动,重新將目光投向面前的剧本,但內心早已经生出丝丝涟漪。

其实,刘艺菲倒是稍微有些误会洛辰了。

將男主角的名字设定成洛宣,自然是为了最大程度吃到这个角色的红利。

洛教授,直接就与洛辰原本的姓氏连接到了一起。

就跟“何老师”类似,以此剧在华国出道的他,或许未来都会被人称一声洛教授。

他並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大不了回国后,他去考北电的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真的弄个教授头衔来噹噹就是了。

对洛辰来说,这並不难。

他跟其他人毕业之后就与学习绝缘不同,重生前,他就一直秉承著“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学了一堆杂七杂八、最终没用上的技能。

如今也不过是重拾起当初那股子学习態度罢了。

说不准到时候北电也能弄个“4+4”出来呢?

他本科就读的庆应大学可不是什么野鸡大学,而是岛国最好的几所私立大学之一,与早稻田等学校齐名。

这样的“4+4”,绝不会惹出什么风波来。

咳咳,当然,这也就是开玩笑罢了。

他还是会走正常的考研程序的。

至於刘伊人这个名字。

他承认,自己在写这个剧本时,当时心里头的第一女主人选就是刘艺菲。

但天可怜见,这剧本在他刚重生不久那会儿就出炉了,当时他还不认识刘艺菲呢(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也没有什么其余心思。

至於说,在將刘伊人的角色本土化时,套用了刘艺菲现实中的一些经歷——什么14岁出道、什么遭遇网暴质疑性別、什么质疑学歷、什么被国內影视资本打压等等,那都是不小心写顺手了。

除此之外,关於男主角的人设,洛辰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他给洛宣设定的是音乐大学民乐系最年轻的副教授,古琴、箏、琵琶、三弦、柳琴、扬琴、中阮、二胡、板胡、低音拉弦乐、笛、管子、笙、嗩吶、打击乐等无一不精。

当然,他最拿手的还是古琴,家中也收藏有许多早已被认为失传的古琴。

洛辰打算到时候安排一场《闪光少女》里的戏份,让民乐团与西洋乐团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

为了在电视剧內传播传统华国文化,洛辰可谓是操碎了心。

另外,洛辰刚穿越过来的明朝戏份,也被他增设了些,为的就是展现明成祖朱棣时期,万国来朝、远迈汉唐(清代对明成祖时期的评价,对明太祖时期的评价则是治隆唐宋)的气象。

没办法,正常情况下想要拍摄正经的明朝电视剧或者电影,实在是太难了。

不魔改抹黑一番,基本很难过审,过了审也不会让你放出来。

著名的沈万三被朱元璋流放一事,纯粹的谣言。

真实歷史上的沈万三跟朱元璋半毛钱关係都没有。

明史学者顾诚教授曾作《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跡考》一文,详细考证了沈万三的身世,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说法,认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史籍中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跡”均是讹传。

还有什么火烧状元楼、用烧鹅酒肉害死徐达等等诸如此类的谣言不胜枚举,但很多都被2006年那部电视剧《朱元璋》所採纳。

不知多少人看过那部电视剧后,对那位“驱逐韃虏,恢復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明太祖產生误解。

朱元璋並非完人,有其歷史局限性不假,但其再造华夏、重新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功绩也绝不应该抹杀,他没有做的事情也不该扣在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