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飞虎添翼,年末点检!赵承绶被弹劾(2/2)

“是!”

翌日,清晨。

长治联合指挥部的门口,两辆落满了风尘的吉普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走下几道身影。

为首的两人,气质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一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服,领口微微敞开着,脸上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勇之气,正是东征纵队新任指挥官,李云龙。

另一人,则身形挺拔,气质儒雅。

眉宇间,透着一股属于知识分子的坚定与沉稳,他便是政治处副主任,赵刚。

“老赵,这就是楚云飞的指挥部,看着气派不?”

李云龙背着手,像巡视自家地盘一样,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门口荷枪实弹的哨兵和那高高飘扬的青天白日旗。

赵刚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帽,神情严肃地提醒道:“老李,注意言辞,我们这次来,是代表组织,参加重要会议的。”

就在此时,指挥部的大门内,快步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团长!赵政委!哦不,现在该叫李指挥、赵主任了!欢迎欢迎!”

来人正是赵鹏程,他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了手。

“嗨呀,我说赵大参谋!”

李云龙一见是他,顿时乐了,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在赵鹏程的手上拍了一下:“你小子,官是越做越大,架子也越来越大了?”

“李指挥说笑了。”

赵鹏程笑着,不以为意地抽回了被拍得有些发麻的手:“这不是钧座吩咐,特意前来接待么。”

赵刚则显得规矩得多,他上前一步,与赵鹏程握了握手,语气客气而诚恳:“赵副官,辛苦你了,这次前来,叨扰了。”

“赵主任客气了,快请进。”

赵鹏程引着二人,穿过戒备森严的岗哨警卫区域,向着作战室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李云龙东张西望,嘴里也没闲着。

“诶,我说老赵,怎么没见着孙铭?”

“我记得他不是一直跟在楚长官屁股后头吗?”

“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被你们家总顾问给发配了?”

听到“孙铭”这个名字。

赵鹏程脸上的笑容,不由得淡了几分,化作了一声无奈的叹息:“孙长官,他现在可没空在指挥部里待着。”

“他人正在五战区,负责对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的整理改编工作。”

“这可是一项,比打一场大仗还累人的活,本来钧座是交办给我的,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由孙长官接手。”

赵鹏程的语气里,充满了疲惫:“不过说句心里话,这活还好没交给我来干,工作进度,相当缓慢。

那支部队里,有太多需要淘汰更替的旧军官、老兵油子。

思想工作难做,人事关系复杂,简直就是一项无比庞大的工程。”

提起川军部队,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赵刚,却打开了话匣子。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钦佩。

“川军.”

赵刚感慨道:“虽然他们的问题很多,但他们拼死报国的信仰却是没得说。

我听说,抗战以来,他们穿着草鞋,拿着‘老套筒’,千里迢迢出川抗日,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正面大会战。

无论打得多么惨烈,都未曾听闻有整建制投降的部队。

这份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赵鹏程听完,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赵主任说得没错。”

他的评价,显得客观而冷静:“川军中,确实有一批能征善战、忠勇报国的部队。比如王名章将军的老部队,第一百二十四师,在滕县死战不退,可歌可泣。”

他的话锋一转,变得有些冷酷:“但,也有一些部队,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就拿同在徐州会战中的川军第四十五军来说,其下辖的第一百二十七师,在日军一支小部队的攻击之下,一触即溃。”

“战后清点逃散的兵员竟然超过了七千五百人,他们一个师一共才多少人?”

赵鹏程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讥讽:“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用沙子堆起来的部队,风一吹就散了,所以我们才需要迫切的整顿整理川军部队。”

一番话,说得赵刚是哑口无言。

他虽然敬佩川军的抗日精神,但也不得不承认再好的群体里面总会有害群之马的存在。

李云龙在一旁听着,嘿嘿一笑,插话道:“这有啥不好理解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那当官的要是没种,底下的兵,能有什么出息?

要我说,当初那李长官就该把那些带头跑路的怂包软蛋,全拉出去毙了!”

赵鹏程笑了笑:“不是那么回事,战区长官司令部无权处置团级以上干部,均需要报呈军事委员会批准,即便是羁押调查到最终审判期间,也要保障这些人最基本的权利。”

“当然了,战区军法处有权在特殊情况下紧急处置,军法执行部也有相关的处分条例,不过适用情况很好就是了。”

“贵军的军规军纪相较于之前,整体确实提高了数倍,这一点值得肯定。”

“就像是华北地区传唱的那首军歌一样,人民的先锋,民族的武装.”

赵鹏程听着赵刚语气之中的钦佩之意不似作伪,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这是自然..”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已经走到了会客厅的门口。

赵鹏程低头看向了手上的腕表:“二位请先前往休息室休息,预估还需要三十五分钟的时间会议才会开始。”

“好!”

没多久,又一阵脚步声传来。

楚云飞那爽朗的笑声也自远处传来:“赵主任这么讲那就是折煞后辈了.”

李云龙和赵刚两人屁股还没坐稳,再度急忙起身。

很快。

在楚云飞的陪同之下,赵主任很快来到了会客室之中。

李云龙和赵刚两人也是快速敬礼:“楚长官,赵主任。”

赵主任和楚云飞还礼。

随后楚云飞直接开口:“云龙兄,赵兄,这位你们应该是知晓的。

我就不多介绍了,三十分钟之后准时开会,你们先休息,稍候片刻。”

“是!”

对于这位前后勤二总管,李云龙和赵刚两人自然满是尊敬,示意首长上座。

赵主任也不客气,笑吟吟的看向了两人:“这次开会讨论的是什么,你们晓得吧?”

李云龙语气之中带着些许的不自信:“好像是因为豫西剿匪工作的不顺利?”

“不错。”

赵主任认真的点了点头:“剿匪戡乱,势在必行,赵承绶带着一个骑兵军剿匪都颇为困难,足以说明中原地区的匪患颇为严重。

我还收到了消息,山城那边甚至有议员开始弹劾赵部剿匪之事,有些地方士绅表示宁愿让小鬼子驻扎,也不要让赵部驻扎。”

李云龙一听瞬间就着急了,眼珠子瞬间瞪的如同驴蛋一般:“这不是放他娘的狗臭屁么,地方士绅和地方劣匪有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们还有脸到山城。”

闲时为匪,耕时为农。

偶尔客串打家劫舍的活计。

地方士绅在站出来,号召捐钱捐粮去剿匪。

实际上,都他娘的二八分成,三七分成。

土匪怎么可能剿的完?

赵承绶这个老军务都被搞了,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赵承绶此前的思路或许走对了,只不过地方基层势力盘根错节,甚至不惜耍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阴招也要赶走赵承绶。

赵刚摸了摸下巴,接着道:“恐怕,这件事情恐怕要摆在会上来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