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沛县起兵 (二合一)(1/2)

第289章 沛县起兵 (二合一)

秦始皇如果在天有灵,眼看自己的子孙被胡亥杀了个乾净,非杀出陵墓,找这个自灭满门的混帐玩意算帐。

秦始皇生前曾说过,胡亥的脾气最像他。

胡亥此番即位后,果然青出於蓝。他继续大量徵发全国的役修造阿房宫和驪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內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

並採用李斯建议的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即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

镇压百姓的反抗)。

经过重编后的律法更为严苛,百姓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

然而,胡亥则是不管百姓死活,只知沉迷於酒色,將朝政交由赵高来决策。

就连宰相李斯想要將大事让皇上亲自决断,也要赵高这一关。

赵高才是真正的皇帝。

人民对秦朝的愤恨,一日胜过一日。

各地烽烟盗贼四起,天下必將大乱。

在刘邦前往参与屠龙之役时,芒碭山泽在萧何的主持下,如火如茶,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

收拢泗水郡及四周郡县逃避劳役赋税的百姓。

短短时日,已拥眾的数万人,刘邦之名一时传遍郡內,四周县乡无有不闻。

胡亥之残暴,不愿听坏消息。曾有人將情况报告,被处以极刑。

故而,各地县令选择以武库之兵来买平安。

刘邦回来后,依照前例,投奔的数万人,精挑细选,挑选四百八十人,加上之前选拔二十人,

共五百人,为“虎责军”。

刘邦授予武艺,作为破阵斩將之尖刀。

又自五百人中选二十二人,名为校,由刘邦亲授文武艺,引为心腹。

分別是,酈商,奚涓,灌婴,傅宽,靳歙,靳强,柴武,王吸,薛欧,周昌,丁復,丁义,丁固,季布,蛊逢,雍齿,纪信,陈濞,武虎,钟离昧,吕泽,董。

与曹参、周勃、樊会、夏侯婴四人,共计二十六人。

因泗水、碚碭之地位属淮水以南,故史称“淮南二十六將”,开创大汉基业的眾人至此集结。

刘邦率二十六將,虎賁军及魔下士卒,得萧何治理山泽,开垦土地,供应粮草,日夜操练,四处剿灭郡內群盗,保一方安寧。

泗水郡百姓无不称其为沛公,更因他斩白蛇除害,传其赤帝子。

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全军崇尚红色,义军很快就达到了六千人。

在此期间,虞姬来投。

原是胡亥即位后,想要纳虞姬入后宫。

依照她的性格,自然看不上这样的紈子弟。

藉口入宫需要准备装扮,拿出多年来的积蓄,分给名苑眾人,而后乔装离开咸阳。

待胡亥的人再来时,名苑已然人去楼空。

这让自以为登临九五至尊之位的胡亥大为光火,下令全国搜捕虞姬踪跡。

然而,这些人又岂能是虞姬的对手,根本抓不到她。

本欲返回原身楚地老家,路过泗水郡时,听到了刘邦的威名,遂前来投奔。

本来,樊等人看虞姬一名弱质女流,不足为意。

直到虞姬一人逐个单挑了二十六將,眾將才得以服气。

刘邦当著眾人之面,封虞姬为校尉,加入义军。

因自己美若天仙,为免不能够威镊敌人,特命人打造一件的头盔,战时穿戴,对外自称为“虞子期”。

芒碭山泽这边发展兴盛,项梁那边已经找到了楚王的子孙,打算等待时机扶立,举起反秦的义旗。

而时机,终於降临了。

大泽乡之地,陈胜、吴广二人打出“王侯將相,寧有种乎”为旗號,掀起了中国歷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爭。

事情缘由在於,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徵兵去戌守渔阳(今bj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徵发之列,並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

日夜兼程赶往渔阳。

当行至蘄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

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將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戌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这夜,陈胜悄悄找了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

吴广,阳夏人,也是穷苦出身,二人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在二人的谋划下,实行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於用硃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別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成卒买鱼回来煮著吃,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对这事自然觉得很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成卒们在深更半夜听到这种鸣叫声,都惊恐起来。第二天早晨,成卒中到处议论纷纷,都指指点点地看著陈胜。)之举。

因押送队伍的县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以激怒县尉,惹他当眾侮辱自己,藉以激怒眾人。

那县尉果然鞭打吴广,县尉又拔出佩剑,吴广奋起夺剑杀死了县尉。陈胜帮助他,合力杀死了两个县尉。

隨即,陈胜召集属下號召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大家都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

即使不被杀头,但將来成边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

王侯將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