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懂事的让人心疼(1/2)
第213章 懂事的让人心疼
从王非的温柔乡里抽身出来,李凤先没有片刻耽搁,回了慈闻。
李凤先来的时候,马忠骏正悠閒地坐在茶台后面,疾不徐地泡著茶。
见到李凤先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马忠骏抬起眼皮,笑了笑,语气里带著几分调侃:“怎么,
还不赶紧去香江找程龙大哥拍戏,又跑到我这儿来做什么?”
说著,他將一杯茶水,放到了李凤先的面前。
李凤先端起茶杯,一饮而尽,隨即开门见山地说道:
“马总,我要自己拍电影了!”
“我知道。”马忠骏他慢悠悠地给自己也倒上一杯,抿了一口,才问道:“怎么?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李凤先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並且要自导自演第一部作品的事情,马忠骏早就通过刘小慧那里,有所耳闻了。
说实话,他打心底里,是挺佩服这小子的魄力和野心的。
要知道,他自己在影视圈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也是直到最近这几年,才敢开始小心翼翼地投资几部电影,
而且还基本都是跟投,从来不敢自己主导一个项目。
“那倒没有。”李凤先摇了摇头,“就是想著———这么好的项目,我一个人玩多没意思。所以,想拉著马哥你,也参一股嘛!”
马忠骏闻言,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想拉我来给你当垫背的。只不过——“
不巧得很,我最近,对投资电影的兴趣,不大!”
佩服归佩服,但这並不代表,他看好李凤先自己去拍电影。
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始终是存在著一道看不见的壁垒的。
別看李凤先现在拍电视剧,已经混到了顶级小生,可一旦踏进电影圈,那完全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你看看现在的国內电影市场,除了好莱坞的大片,和香江导演拍的商业片,还有几个人愿意买票去看大陆电影?
而且本身內地能真正称得上有票房號召力的导演,屈指可数。
程凯歌最近这几年的电影,反响和票房都很一般。
冯裤子,也就只能拍拍他最擅长的京味儿喜剧片。
张一谋拍《英雄》,都得找来梁超伟、张曼鈺这些香江的顶级演员来扛大旗。
这不是迷信港圈,而是血淋淋的市场选择!不找港星,內地观眾就是不买帐啊!
而李凤先,刚刚成名才两年,现在却要自导自演一部动作片?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这种风险极大的投资,马忠骏是绝对不会碰的。
李凤先看著马忠骏那副笑呵呵、却不容置喙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儿没戏了。
他也不再强求,只是故作惋惜地嘆了口气,便不再多说什么。
说不想投电影,那纯粹是扯犊子!
据刘小慧那边的消息,马忠骏最近,可一直都和香江的黄百鸣、徐克等人走得很近,明显是有意要合作拍摄武侠大片。
说到底,他还是不相信自己能拍出什么好片子。
李凤先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话锋一转:“行吧,既然马哥你对电影没兴趣,那——电视剧呢?总该有兴趣了吧?”
“嗯?”马忠骏的眉毛一挑。
李凤先从隨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份剧本,放到了他的面前。
上面两个醒目的大字一一《奋斗》。
马忠骏有些隨意地翻看了几下,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都市题材?你怎么会想到拍这种?”
李凤先耸了耸肩:“总不能老是把自己框死在古装剧里面啊!演员嘛,总得拓宽拓宽戏路不是?”
马忠骏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隨即看了起来。
作为业內的资深製片人和编剧,马忠骏的鑑赏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故事大纲,就已经大致明白了这部剧的核心卖点。
一群80后的年轻人,从大学校园毕业后,踏入社会,在面对爱情、友情、事业、家庭时,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心態和选择题材很新颖,也很贴近当下的年轻人!
他又翻看起来前两集的剧本,可是,翻著翻著—.—
“后面的呢?怎么没了?”马忠骏抬起头,有些意犹未尽地问道。
“还在写!”
系统奖励的剧本兑换机会,他已经用在了《师父》上面。
这部《奋斗》的剧本,只能是他凭藉著自己前世的记忆,一个字一个字地自己敲出来的。
这剧他前世翻来覆去地看过很多遍了,里面的剧情和台词,他都记得滚瓜烂熟。
只要把大概的框架和经典桥段写出来,再找几个专业的编剧,帮忙润色一下细节,就完全没问题了。
其实这部剧的核心,完全是用著奋斗这个高大上的名字,然后讲述一群年轻人,做著一些不著调的事情。
用后世的网络流行语来说,这部剧里很多角色的行为和观念,都是三观不正。
比如说,男主角陆涛和女主角夏琳的一见钟情。
如果用正常的道德標准来审视,那就是女主角夏琳,抢了自己最好闺蜜米莱的现任男朋友;而这个不靠谱儿的现任男朋友陆涛,也瞬间就发现,原来女主角才是自己的真爱。然后,两人就一拍即合、天雷勾地火,迅速犯了天下男女都会犯的错。
甩了闺蜜之后,二人便心安理得地双宿双飞去了这种剧情,要是放到二十年以后播出,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怕不是得被网友们的口水给活活喷死!
但,要是放到这个千禧年初的年代播出,就完全没什么问题了。
这年头三观不正的影视剧,海了去了!
当年《奋斗》首播的时候,引发了全民追剧的热潮,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