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有因必有果&你说个数(2/2)

在徐欣的介绍下,几人握手寒暄。

洛川不动声色的打量著对方。

面容憨厚,笑容爽朗,很符合他的“刻板印象”。

至於是不是脸盲,暂时还看不出来。

与此同时,刘强冬也在观察著洛川,心头有些惊奇。

在网际网路界廝混这么久,他自然知道极光科技,也听说过洛川不少传闻。

孤僻、高傲、蛮横、无礼、不守规矩。。

唯一一个算是中性的评价,也就是技术狂了。

没办法。

不论国內国外,不论哪个行业,到了一定层级,都要参与到圈子游戏之中。

否则,你始终都是个异类。

极光倒也不是没圈子,但他们的圈子是高校圈、科研圈,跟同行除了干架,几乎没有任何交际。

且每次干架,极光都是胜出的那个。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那么多流言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今日一见,刘强冬惊讶的发现,洛川这人看似大大咧咧,但分寸感极强,十分好接触,让人不自觉心生好感。

难怪人家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把公司发展到这种程度。

说一句“人杰”也不为过了。

喝茶扯了会儿客套话,刘强冬递给两人一份商业计划书,聊起了正事儿。

洛川简单扫了一眼。

今年第一季度,京东销售收入3.6亿,月復增长率超10%。

很不错的数据。

其中,1t类占60%以上,剩下的是大家电和数码通讯类。

日用百货类,京东目前还未上线。

而隨著订单量激增,京东的物流压力也越来越大,

今年年初,京东启动了物流体系改造,目前物流团队已超过300人,计划於年底之前,扩充至1200人,並布局京沪穗仓储中心及五个配送站。

这也是京东融资的直接原因。

该说不说,东子还是很有魄力的。

现阶段,国內电商的主流模式为“轻资產平台化”。

平台只搭场子,商家自己进货、打包、找快递。

比如淘宝。

这种模式,平台成本极低,扩张极快。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假货泛滥。丟件、暴力分抹等物流问题频发,用户体验全靠商家自觉。

而像京东这种自营+自建物流的“重资產”模式,在这年头纯属异类。

某种层面上,跟极光科技疯狂砸研发,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十分重视基本功,同样备受嘲讽。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但耗资甚巨,且市场拓展极为缓慢,不太符合网际网路“快”的本质。

这也是京东融资困难的原因。

业內普遍嘲讽京东,“用线下商场思维做电商”;

“京东是“快递物流公司兼职卖货”,阿狸才是『躺著赚佣金的聪明人』”

甚至有投资人曾直言:“自建物流就是自杀,第三方快递足够便宜。”

直到15年前后,这种言论仍是主流,

《阿狸巴巴正传》中,还记载过一段老马的原话。

“京东將来会成为悲剧,它的物流需要100万快递员,光工资社保就能拖垮公司,阿狸绝不会碰这种模式,別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嗯。。

味儿太冲了但最终的事实证明,强子的坚持是对的。

21年,京东物流上市,市值一度衝破2500亿。

在拼多多、抖音电商崛起后,淘宝受到了强烈的衝击。

而京东被嘲笑了十几年的“重资產”,却成为了它的护城河。

东子也记仇,直接来了句,“如果国內电商只学阿狸的轻资產,用户永远收『摔碎的手机』”。”

有因必有果属於了暗自感嘆一番,洛川隨手丟掉计划书,抬头看向面色平静,右手却不自觉微微握紧的强子,咧嘴笑了笑。

“你说个数,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