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你越说不要我才越兴奋(1/2)

第311章 你越说不要我才越兴奋

外人都知道,吏部尚书周兴的家里养著一匹老马,且周尚书对其异常宠爱,那匹老马据说吃的比人还好许多,这也成了周兴被一些御史甚至朝臣攻訐的原因之一。

国家还在养士用人,边关还在开战,你身为一部尚书,居然在一头牲畜身上浪费这么多的粮食钱两。

但周兴知道,在自己最为贫微的时候,家中有母亲妻子在操持家业,到了外头,则是这头老马驮著自己去各处打点討好人情,陪自己受了很多苦。

而周兴也很明白,正是先有老马受了那么多苦,才有自己发跡之后,不计代价的优待和报答它□

借畜生寓人,现实也是这般。

那些儒生士人都喜欢喊一句国家养士百年如今正是用我们的时候,我周兴受了清河郡王那么多好处,从一个微末京官爬到了如今一朝大员的地步,他养著我,难不成就是因为看我顺眼?

不是的。

尤其是这种时候,“废帝”那两个字,真不是一般人能喊的,首先他要有地位,其次他不能怕脏,就好像是某些官员府上养的师爷或是白纸扇,平时出谋划策,关键时候站出去背锅扛罪。

一如曹魏之华歆、元魏之崔季舒。

但是在自己该做事背上骂名的时候,清河郡王却没让自己上去,反而亲自喊出了那两个字。

周兴垂下目光,心里嘆息。

受人家的好,承人家的恩,大不了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还,但人家现在不仅给了你莫大的恩情,也不打算让你还这个债。

自己这辈子还不完,就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人继续背著债了。

静鞭三响之后,又有“废帝”之声出现,武安站在那里静静看著群臣,一时间居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武安转过身,一步步登上御阶,和天后对视了一眼,后者拿起一卷詔令,抬手递给他。

“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

承先帝顾命,托以宗庙之重,临御万方,夙夜祗畏.

皇帝显嗣位以来,昏蔽日深,狂悖屡彰。言动乖於典训,举措戾乎法度。

近狎群小,昵比奸回,竟以韦氏私党刺史之职为可轻授,妄言“天下付韦玄贞何不可”之悖语!神器至重,岂容私授?此非人子之言,实乃乱国之兆!

天命不可再欺,神器不可久虚。

朕仰遵高祖、太宗创业之艰,俯顺百辟兆民请命之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著即废皇帝显为庐陵王,幽之別宫,俾其省愆思过。皇嗣承祧,当择贤明,另颁纶旨.,,虽然这位少帝並没有说出歷史上那种“老子把全天下给韦玄贞又如何”的气话,但废皇帝总是需要理由的,少帝长时间幽禁宫中,外人又怎么会知道他究竟说没说。

至於说任用“韦氏私党”这种话,其实也是个笑话,韦氏一家子虽然也有其他人在朝中为官,可真正站在少帝那边的,其实也就只有吏部侍郎韦玄贞。

而且,詔令上用的是天后的口吻。

天后临朝称制,可用“朕”。

但前阵子武安率军在外的时候,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已经有人牵头带著百姓给她“劝进”了,还是武安回到长安之后,这股风声才在无形之中平息下来。

废谁,支持谁,都必须从自己这儿来。

少帝德行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天后顾念母子之情,不杀他,但是要废他的帝位,將他贬做庐陵王。

至於说另择贤明四个字更是扯淡,明摆著让大家知道要立谁做下一个皇帝了。

先帝和天后也就有四个亲生的崽儿,现如今也就剩下最小的那个。

武安觉得今日的朝堂实在是太过於安静了些,他有些发愁,心想著怎么没人跳出来反对一下?

让本王立个典型,摆个威风,多好的事。

现如今一个个都低眉顺眼的不说话,搞得武安还以为他们私底下已经商量好了,打算搞非暴力不合作。

废帝真不是这么玩的?

大家见招拆招,只有你们反抗了,我心里才有底。

你们快反对,快说不要啊!

詔令念完,武安转过身,背朝百官,面对著天后躬身施礼,高声道:“臣清河郡王安附议!”

在他之后,吏部尚书周兴当即走出队列,跟著道:“吏部尚书周兴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