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礼轻情义重(1/2)
第278章 礼轻情义重
自从当年孤军被围继而一人杀出重围之后,武安就开始拼命把好东西往自己怀里揽。
用关中的良家子作为铁胚,用漠北的烽火將其定型,再用河湟二十年间唐军將士的夙愿加以淬炼。
於是就有一把刀,在他手上锻打了两年之久,於今日开始出鞘。
在他面前的,是数百名已经彻底愣住的胡人骑兵。
他们得意洋洋,
他们磨刀霍霍,
他们开始像数百年前的祖先一样,重新踏足中原之地。
然后,他们就碰上了如今大唐境內对胡人敌意最大的一支军队,因为他们被训练出来的目的,
就是为了杀胡。
千军万马,在人群之中如履平地,战马嘶吼著撞向胡马,唐人手里的刀撕裂了胡人的队列,中军令旗翻飞,王旗狂突进。
在顿丘县城墙上那些人的注视下,一场屠杀开始了。
陈县令的腿脚不知不觉就开始发软,他一把按住城墙,下意识地看向身侧,却发现城墙上那些各家“族长乡贤”们,不少人都已经跪了。
中午的太阳照在大地上,一部分士卒正在帮首级和身体做著最后的告別,旁边的同袍们则是如同流水线一般熟练的將首级堆彻成一座小山,甚至於,军中的主簿还领著几名文吏过来记录数目和军功。
这种可怕之中带著一丝虔诚的举动,给注视著这个过程的外人带来了不可名的大恐怖。
出身小县城的乡民,真没见过这种场面。
所以,他们虽然觉得外面的那支兵马大概率是自家的“友军”,但片刻后,城门打开,一名在守军之中还算有担子的乡勇带著口信来到那支军队的面前,再由军中的兵官传递这份口信。
“大王,顿丘县降了!”
“?”
武安摘下保护脸的面甲,露出脸上些许的疑惑。
他这时候很想问一句,自己到底是起兵造反的“武禄山”,还是率军镇压叛军的正义官军?
“让他们继续封锁城门,明日再开城门。
1
“喏。”
军粮暂且够用,不过武安並不是为地方財政做考虑才没要顿丘县派人纳粮,而是接下来还要继续进军,没时间去等他们磨磨蹭蹭的准备粮食。
“慢著。”
武安喊住了那名校尉,吩附道:“让他们派人出城把这些胡人的户首都烧掉,这几个月天气热,这么多尸首不处理好,会有瘟疫的。”
“喏!”
那些胡人的首级,在记录完军功之后,则是被各有军功的骑兵们一人领了一颗去。
那些黑甲骑兵的战马身上,很快都掛了一颗首级,在战马轻快的脚步里,隨著动作,晃来晃去在城墙上那些本地贵人们胆战心惊的注视下,城外的军队自始至终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非分要求,只是留下了一句吩咐和命令,就毫不眷恋的转头走人。
这让他们在心有余悸之余,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轻视,
“城外的那支兵马,究竟是谁在统领,怎么连个名字都不给?”
陈县令咬咬牙,小声嘀咕道,按照他数十年的官场经验,就算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可以互相留个名字,再送些礼物人情,这关係,就算是搭起来了。
县尉这时候已经从派出去的兵勇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若有所思道:
“听说朝廷派了那位姓武的清河郡王在南岸带兵,据说这位郡王做事激进不留余地,莫非城外带兵的,正是他老人家?”
陈县令马上就汕汕道:
“本官可没有其他意思,今日顿丘上下都是郡王搭救的,本官只是想替全县人,送清河郡王一些礼物,聊表心意,只是......不知道武郡王他老人家喜欢什么?”
旁边的葛氏老爷子这时候似乎是无意道:“听说陈明府后宅之中有郡王喜爱之物,若是肯割爱,不怕郡王不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