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欺骗(1/2)

第244章 欺骗

在辽东战事已经开打的时候,大唐境內其他地方依旧太平喜乐,长安城內繁华如故,算算日子,时令已经到了“上已节”,寻常人会在这时候结伴出城踏青游玩。

去年工部在京畿甚至是关中境內做了很多事,就算如今暂时还看不到“八水绕长安”的旧风景,但至少出城之后,能看到许多青翠之色。

底层的平民百姓不是很理解朝廷为什么还要额外种树,更不理解为什么朝廷不许他们砍那些树,部分官员进諫说朝廷这是在与民爭利,散朝之后就被金吾卫兵卒扭送到了大理寺。

官道上,撼动大地的马蹄声惊醒了沉浸在春意之中的游人,不少人抬起头,远远看到一支庞大的队伍从远处开来。

长安是都城,承担著转运各种资源的职能,哪怕是战爭时期,也依旧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入关中。

时至三月,武安对关中境內的水土状况只是有了一个较为明確的了解,想要从头解决的话,依旧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这方面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姚崇和张柬之。

他们以前是相王府的属官,如今在朝中重新掛职,一个是工部员外郎,一个是工部郎中。

宋璟现在被送去辽东近距离学习兵事,他们两人还要留在长安城內负责新的土木工作,漕运已经初步运作,可后续还有一些“优化”项目。

武安虽然是工部尚书,但他平常做的事情就是给手下划出一条清晰的主线,让他们沿著主线去做事,姚崇和张柬之在他手下服服帖帖,就是因为武安的判断很少出错。

將军府的书房內,周兴第一次单独坐在这儿谈正经的朝堂事务,面前除了武安之外没有其他人他有些感慨的看了一眼那些曾经的位置。

主位自然是武安的,除了那个位置之外的“第二把交椅”,以前是裴炎的位置,现在裴炎的坟头上应该已经长草了。

这种事情不好笑。

周兴看过裴炎和武安从结识到分道扬再到反目成仇的每一个时刻。

如果说前者作为官场老油子,所作所为都算是符合经歷,那后者的很多举动则是证明一一要么是武安太聪明,早就有所预料,要么就是这廝从一开始就在等著和裴炎撕破脸弄死他。

大將军的心性和他的年龄截然相反,异常成熟。

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係,我就是大將军的狗。

周兴脸上露出笑容,匯报导:

“如今各地州官大多在位,实缺不多,只是是州县官衙的官吏多有空缺,多是世家子弟担任地方官吏,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这些人把持各个关节,极容易传递消息。”

军中还好,京一带的军队有很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如今都需要武安出面帮他们爭取利益。

只要利益两个字写明百白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说。

可官场上的条条框框就不是这么好说了,哪怕是有利益,一个官员还得考虑到家族和各方面的束缚,当面拿好处回头无间道的事情比比皆是。

军队比官场好混,混一年之后,要么死要么適应,但官场混一年未必能把周围的人际关係理清楚。

周兴以为武安想要从这些地方做文章,扶植一些人才上位,但武安考虑的问题是,想要屠灭一个家族其实不难,难点在於怎么把它的根根苗苗都给挖乾净。

朝廷高层其实也有部分人不是很喜欢世家大族的存在,存在即合理,不是说不许这些宗族和大唐相依为命,可一个地方豪族在兴起的时候,几乎必然会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土地兼併和上升渠道的垄断。

这一点,哪怕是到了近代也依旧存在,而思想层面的改革在如今的大唐並没有任何合理性。

平民百姓或寒门子弟,他们可以认同武安用各种理由屠戮世家大族,无论是叛国、谋逆、通敌,又或者是贪污腐败之类的典型罪名,又或者乾脆就是贪图人家的妻女好看,所以杀了人家满门。

他们完全可以接受这些理由。

相反,如果武安说我们都是平等的,我做这些事情只是为了爭取更大的公平正义,这些人甚至会反过来拥戴世家大族干翻武安。

周兴和武安谈了一会儿,后者逐渐清楚自己该用什么办法继续解决土地兼併以及类似的事情,

但他没有直接对著周兴和盘托出,而是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