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敌人...非但不...还胆敢.....(2/2)

狄仁杰看到那名比武安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忽然瞪大眼睛。

“你是......赵国公?”

先帝当年藉故清算了亲舅舅长孙无忌之后,將其全家流放,长孙无忌到了秦州之后,在当地被迫自而亡。

约莫六年前的时候,先帝终於在大臣的要求下恢復了赵国公的爵位,召回长孙无忌的后人,让他的曾孙继承爵位,恩封食邑三千户。

长孙元翼,即是长孙无忌的曾孙。

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人跟人之间显然是不同的,英国公李敬业在朝堂上大肆击武安,现在赵国公居然在城外替武安看军营?

谁给赵国公调教成这样了?

如果狄仁杰今天没过来,他甚至都不知道这种事情。

“让狄公看看这里面的粮食。”

“喏。”

长孙元翼没有半点自恃身份的意思,领著狄仁杰往军营深处走去,然后进了一处仓房里。

仓房的门打开,一股乾燥的气息扑面而来,狄仁杰环顾一圈,看得出来这里大概是一处囤粮的地方,闻到味儿,就知道这里的粮食应该储存的很好。

长孙元翼这时候霍然抽出佩刀,当著狄仁杰的面,一刀捅进了旁边的袋子里,又握著刀柄一搅黄澄澄的沙土顷刻间流淌而出。

狄仁杰缓缓抬起头,如果这里的袋子里都装的是泥沙,那.....

在狄仁杰身后,武安慢悠悠的声音响起。

“狄公,你猜这粮食没运到河西,也没运到长安,它能运哪儿去呢?”

“后方虽然还有足够的钱粮可以运过来,但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有隨时断粮的觉悟,沿途的那些吐蕃部族就是我们屯粮的地方,”

裴行俭收好手里的舆图,很是珍惜地將其递给旁边的几名將领,让他们传看。

“太宗文皇帝高见,或者说......迎还文成公主,当真是妙极之举。”

当年跟隨文成公主入藏的足有数万人,先前吐蕃惨败,不得不送还文成公主,连带著她身边的数万人也大部分全都送了回来。

就算文成公主记不住回家的路,但这些人都是记得住的。

从逻些向东入河湟,又或者,从河湟向西奔袭逻些,

沿途有什么地段,有什么部族,什么天气之下该从哪儿走,他们门儿清。

部分被召入军中者一听说要隨军出征吐蕃,兴奋的寧肯什么都不要,只求跟在军队里面求一个嚮导的身份。

除此之外,那数万人里面也有相当数量的军户,而且適应了吐蕃国內的一些地理环境,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这算是本土作战。

大军一路向西奔袭了足足八日,沿途碰到的所有吐蕃部族和军队全都被正面碾做粉,三万唐军开始重演吐蕃人过去数十年里在大唐边关做出的所有举动。

攻城,拔寨,破军,灭族!

而今天,吐蕃人这边终於回过神来,开始勉强组织起军队,试图阻滯这些忽然出现在国內腹心之地的唐军。

明明前不久使者还说大唐朝廷那边有意谈和,为什么......为什么这股唐军会出现在这里!

听著耳边不断响起的传报之声,最多再过半个时辰,一场遭遇战便会爆发。

“大帅,敌军兵力甚眾,约莫过万,还一直在朝我军先锋靠拢。”

“前军不动,让安西军从侧翼顶上,再好的刀也不能一直捂在鞘里,得拿出来见血。”

裴行俭收起舆图,看著远处垂断天际的一缕炊烟,缓缓道:

“碾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