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女帝(2/2)
最大的问题则是落在辽东,一旦唐和吐蕃再度开战,新罗肯定会尝试越过大同江向北进攻。
他当然不希望到时候又生出诸多波折出来,所以得提前考虑。
“那些流民你准备怎么安排?”
天后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武安想了想,道:
“一部分安置在官用田,另一部分迁到河西,参与屯田,最后再从其中招募良家青壮,补充入府兵里面。
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在当地修筑粮仓和沟渠的人力。”
武安的思路很清晰,而且他说的每一种设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天后一如既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片刻后她又微微证住,似乎是在回忆。
先帝在朝的时候,其实也曾忧心过类似的事情。
天下东西皆有大敌,於是连年征战,薛仁贵最出名的是大非川之败,但他本身还是大唐名將,所以又被调到辽东,然后他带著百济人和高句丽人又输给了新罗人一次,最后还是刘仁轨和李谨行等人带著唐军过来帮忙擦屁股。
大唐年年都是打了东边又要打西边,战火总是灭不乾净。
而关中的饥荒亦是连年有之,甚至不仅是关中,全国范围內的类似灾害层出不穷,所以大唐虽然富,也仅仅是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稳中向好。
权贵门庭的兴衰倒是寻常,不消多说,但政治范围肯定算不上清明。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天子的身体还一天比一天虚弱,每天都要带著病痛处理政务,因此越发的嚮往健康和长生,在全国大肆修筑道观,尊道崇佛。
而武安是当初孤身从吐番军营里杀出来的悍卒,虽然算不上什么一骑当千的霸王或是神將,但身体素质肯定远远比先帝要好得多。
其次他的思路永远很清晰,態度足够强硬,自身的需求足够低,大唐又不是他继承的江山社稷,所以武安根本无所谓后人如何评价自己,他甚至不需要和那些世家大族和说理,不交出他需要的钱粮和各种资源,下场就是死。
他想尽办法让大唐奋尽全力打残了吐蕃,但他的下一步不是要想办法再去经营辽东,
从而稳固疆域,武安的下一步依旧是继续对西疆用兵,直至攻灭吐蕃。
至於说武家在这之后会遭到多大的反噬,或者是自己的家族能不能长远存续,甚至是说十年二十年会不会出现人死政息的事情,他都不在乎。
在他活看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大也很正当的自標,很多事情都只是为了这个大的自標而服务,虽然说在完成这个目標后肯定会有无穷多的茫然和繁琐,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完成那个目標。
天后默默的听著武安说完话后,她开口问道:“你现在是我的儿子,我也很认可你这个儿子,你这一生都可以躺下来享受富贵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著急?”
“我並非亲生。”武安敷衍道。
天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大唐的开国皇帝其实是高祖皇帝,但后人提起来的时候永远只会说自己是太宗皇帝之后,血脉,只因为人而尊贵。”
她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而血脉、门第,都在人心里,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必要?”
她看向武安,此时殿外隱隱起秋风,自西来入长安,穿堂过殿,让人越发清醒。
既然武安已经说清楚了心意,天后觉得,今日也是时候说一说自己的心意了。
她深吸一口气,第一次郑而重之的对一个外人说出了深藏在自己心底的事情。
“我要做皇帝。”
天后顿了顿,重复道:“我要做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皇帝。”
不管是汉代的吕后竇后还是北魏的太后,確实都是权势滔天,但有唐一代的女子终究是比她们更骄狂一些。
世人,尤其是男人,在听到这句话后绝对会露出无法接受的表情。
天后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说服自己这个儿子,她预备下了很多办法,不管后者如何需求,她都能应允之。
在先帝驾崩的那个晚上,天后就已经想了很多很多,而后的这段时间里,她只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开口。
她目光炯炯地看向武安。
后者只是哦了一声,问道:“然后呢?”
天后愣了一下:“你不反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