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她在我这里可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呢(2/2)
“是有关係,但是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
武安缓缓道:“我打算今年替殿下向朝廷申请五千户汤沐邑,如果殿下同意的话,我每年都能给殿下送来五万贯,除此之外.....
”1
“我不要。”
武安愣了一下,看著面前的少女,后者嫣然一笑:“阿兄是想做什么大事吗?”
“是。”
“做大事很需要钱的吧。”
太平公主看著他,认真道:“那就先用我的。”
“不过年轻的公主扶著案几站起身,裸足踩著玉席,语气里满是调笑的意味。
“阿兄以后可不许再哄我。”
“瞧他今天笑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吃了什么牛粪羊屎。”
“毕竟是县令,眼窝子浅,朝廷才发了一笔钱他就迫不及待地想伸手了。”
“呵,穷病。”
后宅里,几名中年人筹交错,他们都是宣州地方上几个家族的族长,或是有话语权的族老。
距离上次和那位岑县令谈话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看样子確实是有效果的,上头的拨款一过来,那位岑县令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他们想要“销赃”。
靠著賑灾和修工等诸多朝廷事项发財,在地上不算少见,大唐官场上的规矩其实没有那么死,很多地方都可以灵活变通。
比如说某地灾情严重,当地的父母官合计一下地方钱粮不够用,再加上朝廷的賑灾钱粮也还是不够,这时候还能继续向上面申请再发一笔。
这笔钱再发下来,到时候会落入谁的兜里?
只要胆子大,铜钱放產假,天天放府库里面钱生钱!
县令最多在当地做个十来年官,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还是他们这些彼此有姻亲的地方大族。
坐在主位上的那个中年人忽然开口道:
“我看吶,这个岑县令又贪又蠢,迟早是要坏事的,平日里就好几次找藉口跟我们要钱,要是我们这次真的帮他销赃拿钱,事后我们兴许也討不了好。”
“王兄这话说的有道理,但他毕竟是官,我们只是小门小户,被他吃的死死的,也没办法啊。”
“刘兄说得对,我们这点家底怎么敢跟官斗。”
把那个县令端开,自家吃朝廷的好处,自然能赚的更多,一桌酒吃完了,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各自告辞回家。
设宴的王姓中年人在宣州城里官任主簿,只是一个小吏,但在当地已经算是相当有脸面的“王老爷”了。
送走了一眾客人,王主簿转身回大堂里打开了一个小隔间的房门。
里头正坐著一个面容儒雅身材略胖的中年人,面前摆著几样菜,自斟自酌。
“王主簿的事情,忙完了?”
“让狄公见笑了,小地方上的人就是应酬多,做事不爽利。”
王主簿陪著笑:“再说狄公也听见了,那位岑县令可是在本地做了几年父母官的,官威......不小啊,地方上也没几个人敢出面指证他的不是。”
狄仁杰嗯了一声,平静道:
“你明日去跟那位岑县令谈谈,教他四个字,不怕他不做事。”
他顿了顿,吐出四字。
“吃拿卡要。”
王主簿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