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拜寿(1/2)

第114章 大拜寿

四月中旬,早朝。

兵部官员出面奏报事项。

河西一带的战事已经趋於平缓,虽然说噶尔钦陵的人头还没送过来,但前线捷报频传,五万唐军西征,终於一路打到了最远处。

根据俘虏的招供,说噶尔钦陵已经逃到了更西方,主將娄师德见此处与后方的粮道已经拉开了很远的距离,便下令徵集当地部族青壮,在此处修筑一座受降城,以彰显大唐武德。

动工当日,娄师德在文书里將此城命名为:碎叶城!

天后有些心不在焉的听著,淡淡褒奖了几句,隨即就等著今日的固定话题。

今天没人出来骂一骂武安吗?

几个御史似乎正跃跃欲试但吏部尚书崔知辩这时候上前一步,自从刘仁轨走后,就是由他来暂任宰相的位置。

崔知辩某种程度上和刘仁轨差不多,同样是出將入相的人物,打了不少大捷;在先前大非川之败后,就是崔知辩带著边军再度出击,狠揍了一顿吐蕃人。

这人是由裴行俭提拔起来的,但是官面上晋升速度比裴行俭要快一些,而且在朝中经歷了几次动盪之后,崔知辩便被调回朝中,暂时任事。

崔知辩將一份奏疏呈递上去,天后展开看了片刻,微微眉。

“这个叫周兴的,怎么能能在这时候提出这样的话来,大捷之功,靠的是將士用命拼杀,怎么就成我的天恩了?”

她將奏疏直接扔到地上,冷声道:“你们好好看看,这里头写的都是什么。”

崔知辩当然知道里头写的是什么,他回头看看裴炎等各部尚书和大臣们,示意了一下。

裴炎离他最近,立刻走过来接过奏疏看了片刻,心里了一声。

周兴不是那小子提拔上去的人吗,为什么现在对著天后摇尾乞怜了?

“你看。”

“这个....

几个尚书聚在一块看著那份奏疏,一个个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总共百十个字的奏疏,他们像是要从里面看出儿来,

这奏疏可太奏疏了。

听天后的意思,倒像是不同意里头阿奉承的话,但奏疏后半段可是说了:圣母临朝,玄武降世!

天后她老人家可没不同意这后半段。

该怎么回答呢?

朝堂上的头头们一看一个不哎声。

天后的目光落在人群中某处,不著痕跡地狠狠了一眼。

“臣以为,此疏之中,文辞虽过於修饰,但也说得没错。”

礼部尚书缓缓道:

“去岁先帝驾崩,今年则是大捷,正是扫除沉除弊革新之际,现在又有祥瑞之兆,

臣以为,不如改元。”

改,在朝廷里还是不常见的。

毕竟谁改了祖宗的章法,谁就要掉脑袋。

但在这个年號上讲究的倒是不多,毕竟凡事总得有个好兆头,改年號“冲喜”也是应有之意。

天后没有三辞三让,见其他大臣都开口同意了,便顺水推舟应了此事,但是除了礼部尚书之外,也没几个人主动提起祥瑞的事情来。

崔知辩带兵的时间多过在朝中的日子,性子乾脆,见天后没有再说什么的意思,於是继续道:“奏疏中亦有替天后开宴祝寿之意,臣以为,此事可以。”

“臣附议。”

“臣附议。”

出朝廷的钱,办天后的宴,升自己的好感,全都是顺嘴的事情,没什么不能同意的。

更何况河西那边大捷,军费,自然也可以免了。

朝堂上,只有一个人脸色不是很好看。

少帝默默地低下头,在刚才的交谈中他没有任何存在感,性格各异的大臣们似乎全都忘了天子的存在,每件事都在等天后的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