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武安为什么要保留他在长安城的......(2/2)

武安沉默了,裴炎这时候却生怕他又变卦,赶紧哄劝道:“你別想著去找那些开国时期的勛贵大族,那些人家大半都已经没落了,而现在朝中除了我们裴家,没人能帮你在短时间完成这笔生意。”

“另外,如果你能出面和河西军说和,让我们裴家长时间持有这些名额,我们家还可以给你分红!”裴炎意识到武安和河西军上下的关係过於暖味,但裴炎现在不是一个朝廷官员,而是一个世家子弟。

有能替家族楼钱的机会,自己干嘛要放过?

该死的狗大户.....

武安心思一转,开口道:“也不是不行,但那样的话,裴公能不能先提前结算一半的钱,至於说亏损之类的,也该由裴家独自承担。”

裴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武安歪过头看著他。

“可以。”

武安立刻试探道:“能不能全给?”

商队还没出发,人员还没安排好,甚至连要卖什么东西都没说好,武安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小过分,但人就是要勇於尝试。

裴炎微微頜首,重复道:“可以。”

“您跟我开玩笑的?”

武安还以为裴炎又要说那句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但裴炎只是笑了笑,道:“本官的身后是裴氏,我们家向来只赚,不赔。”

他看看武安,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你对世家根本一无所知。

这几天事情多,所以天后提前了早朝的日程,其中就包括要求出一个宗室女外嫁吐蕃换取和平,仿照太宗文皇帝故事。

当年松州之战前,吐蕃入寇边关,唐太宗下令唐军还击,於松州打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然后才下詔准允吐蕃人的求亲,以示天朝上国的风范。

这事情是有先例的,而且现在休战,对朝廷整体也有好处,至少能省出一笔巨大的开支。

但还是有不少大臣在这时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吐蕃人只是求和,並没有在土地和钱粮补偿等方面做出太多让步,就连前线的將帅也还没有上疏说打的差不多了你们和谈吧。

至於说接下来天后提出的迁都,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直接反对,哪怕是一些属於天后派系的朝臣也不是很赞成迁都,因为这有损於他们的利益。

您老人家要是想去东都玩个一年半载,那倒是无所谓,但想把整个朝廷和宗庙都迁徙过去,不成!

而就在这时候,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说是天后前些日子和右羽林军大將军在东內苑里吵了一架,后者坚决不同意外嫁和迁都之举,甚至被天后一怒之下派人逐出殿外,按在外头抽鞭子。

就算如此,武將军也还是高声竭力地喊道:

边关流血成海水,皇女岂能许蛮夷!

传言里头,更是提到了一些明確的人名,据说天后想外嫁出去的宗室女,就是越王之女。

大理寺狱中,废太子李贤坐在软榻上,安安静静的看著书,时不时和住在隔壁的越王交谈几句。

虽然同样是好吃好住的伺候著,但越王显然还是不大满意现在的环境,时不时骂骂咧咧,尤其是对那个两次踏破自己家门的小贼,越王骂的最凶。

李贤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看,也懒得搭理。

反正,有越王在旁边闹点动静出来,李贤才感觉自己还活在人间。

而这时候,一名狱卒在旁边实在听不下去了,冷声道:

“大王还是嘴上留点德吧,听说天后下詔要將您的女儿嫁给吐蕃人和亲,朝堂上没人敢说话,是武將军当面驳斥了天后,寧死不同意,被天后派羽林军按在朝堂上要砍头,但就算如此,人家也还是拼死护著您的女儿不同意外嫁!”

“什么?”

越王一下子呆若木鸡,愣在原地一言不发。

接下来的半天里,越王的牢房里彻底安静下来,就算看不到他的脸,旁人也能想像出来他的心情到底有多复杂。

半天听不到动静的李贤喷了一声,百无聊赖的放下书,觉得这日子又开始难熬起来了。

“把东內苑的人全部排查一遍,看是谁走漏了消息!”

武安坐在书房里,第一次露出些许怒容。

这些消息要是传到天后那边,极有可能成为两人彻底分手的导火线。

自己可没打算现在就跟她翻脸,但这些消息的疯狂传播,就好像是他武安在刻意放出风声表现自己仗义执言,想藉机討好宗室。

周兴等他说完后,才耐心道:

“霍王派人下名帖,说是等您有空的时候,希望和您谈一谈。”

武安深吸一口气,岔开了话题“我先前让你把事情都交代下去,那些人开始做事了没有?”

“都已经开始了,所谓肥皂香水之类的东西都能做出来,”周兴迟疑了片刻,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情,他缓缓道:“就是那个雕版印刷术,也不是说不能赚钱,就是被那些人拿去......”

“能赚钱就好。”

武安低下头看文书,隨口问道:“拿去做了什么?”

周兴深吸一口气,儘量一次性把事情说清楚:“那些人用雕版大量印刷春宫本子,在长安城里偷偷卖,卖的......很好。”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