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传发密令,月英夜话(2/2)

他何等睿智,瞬间便明白了诸葛亮话中所指之人。

不由得微微一笑:“军师所言,莫非是令夫人黄月英?”

诸葛亮微微頜首,脸上露出一丝讚赏与欣慰之色。

“主公明鑑。”

“月英虽为女流,然其聪慧机敏,丝毫不让鬚眉。”

“昔日德远初献那望山镜图纸,月英便能举一反三,於极短时日之內,將其成功制出。”

“其巧思与悟性,由此可见一斑。”

他略微停顿,继续说道:“若能让月英放开手脚,学习德远所留之未来学识,假以时日,必能使我大汉在器械製造、农耕水利、乃至军工技艺之道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远非今日所能比擬。”

刘备深知黄月英之才名,更从战报上了解望山镜於战阵之上所发挥的奇效。

“善!”

刘备抚掌大笑,声音中充满了豪迈与期待。

“军师所言极是!此等经天纬地之奇才,岂可埋没於闺阁之中?”

“正当为我大汉所用,为天下苍生造福!”

他当即拍板决定:“便允令夫人一同前往汉中,共观天机,同参格物之道!”

诸葛亮闻言大喜,连忙躬身一拜。

“亮,代月英,谢主公知遇之恩!”

夜色更深。

诸葛亮回到府中,径直来到黄月英的书房。

此刻,黄月英依旧在灯下翻阅著一些古籍拓本,眉宇间带著一丝专注的神情。

“夫人。”

诸葛亮轻唤一声,脸上带著一抹难以掩饰的笑意。

黄月英抬起头,见丈夫神色有异,与往日不同,不由好奇问道:“孔明,何事如此欣喜?”

诸葛亮在她身旁坐下,屏退了侍女。

方才压低声音,將田信的真实来歷,以及此次汉中之会的真正目的,一五一十地,详详细细地告知了黄月英。

“什么?!”

黄月英那双素来明亮的眸子,瞬间睁得溜圆。

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骇然。

“德远他竟是来自一千八百多年之后?”

她素来聪慧过人,博闻强识,此刻却也觉得脑中一片轰鸣,天旋地转。

那个平日里谦逊有礼,时常与她一同探討格物之理的年轻人。

那个被孔明戏称为外甥的田信。

其真实身份,竟是如此的匪夷所思,骇人听闻!

“孔明!”

黄月英猛地回过神来,带著几分嗔怪,轻轻捶了一下诸葛亮的臂膀。

“你—你竟瞒了我这么久!亏我还真当他是你的外甥!”

诸葛亮握住妻子的手,温言解释道:

“夫人息怒。此事干係太过重大,我也是为了保护德远,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夫人体谅。”

“况且,德远对夫人可是推崇备至。”

“他常与亮言,夫人之才思敏捷,远胜寻常男子多矣。”

黄月英听他这么说,噗一声笑了出来:

“德远这孩子,平日里瞧著倒是谦逊有礼,行事也颇为沉稳老练,见识更是远超同。”

“若非夫君今日道破这惊天隱秘,妾身还真当他是你那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才华横溢的宝贝外甥呢!”

黄月英冰雪聪明,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震惊过后,她努力平復著剧烈的心跳。

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与田信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拿出的曲辕犁、新式翻车图纸,远超当世认知:

他描述的望山镜原理,清晰而独特:

还有他偶尔谈及某些事物时,那种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词汇原来如此!一切的奇特与不解,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激动在她心中迅速蔓延开来。

来自未来的知识!

那將是何等瑰丽浩瀚的智慧宝库!

“格物之学—未来的格物之学她喃喃自语,眼中闪烁著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无尽渴望与炙热光芒。

“若真能学得其中一二精髓,我大汉何愁不兴!”

她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语气无比坚定。

“孔明,主公既已应允,月英定不负所托!”

“必將竭尽所能,为我大汉格物之道,开闢出一片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