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樊城陷落,武圣扶灵(2/2)

由於关羽早有军令,北门方向压力极小,大量的守军得以顺利逃窜,並未形成大规模的巷战。

城內那些尚未逃窜的残余守军,见大势已去,也纷纷跪地请降。

极少数负隅顽抗的死硬分子,则瞬间被淹没在愤怒的荆州军人潮之中,死於乱军之中。

战至午后。

樊城各处,渐渐响起了荆州军將土们那直衝云霄的胜利欢呼!

“贏了!我们打下樊城了!”

“万胜!汉军威武!君侯威武!”

一面面绣著斗大“汉”字的大旗,在残破不堪的城头之上,迎著凛冽的秋风,猎猎招展!

樊城!

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池,在经歷了汉水倒灌、阻击徐晃、床弩摧坚之后,终於落入了关羽之手!

襄樊战役的第一阶段,以荆州军的大获全胜而辉煌告终!

关羽策马立於樊城府衙之前,脸上虽有徵尘与硝烟,却难掩眉宇间胜利的喜悦。

他迅速下令,清点俘虏,收缴军械粮草。

同时,他特別郑重嘱咐,务必安抚城中为数不多的倖存百姓,严禁魔下士卒趁乱扰民,违令者斩!

战后的事务千头万绪,堆积如山。

將士们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然而关羽在短暂的喜悦之后,心中却始终有一块巨石,

沉甸甸地压著,让他无法释怀。

他立即著手安排黄忠的后事。

考虑到黄忠的老家南阳郡,此刻尚在曹军的控制之下,若要將老將军的灵枢送归故里安葬,路途不仅遥远,而且凶险异常,变数太多。

关羽早就做出了决定。

將黄忠老將军的灵枢,送回江陵厚葬。

那里,有兄长刘备的基业,有无数敬仰老將军威名与忠勇的袍泽同袍。

当黄忠的灵枢,被土卒们小心翼翼地从临时停放的营帐中抬出来时,关羽大步上前。

他挥退了准备上前帮忙的赵累等人。

这位威震华夏、名动九州的武圣!

在无数或敬仰、或悲痛的目光注视之下,亲自弯下了他那高傲如山的身躯。

將黄忠灵枢的一角,稳稳地,重重地,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那曾经扛起青龙偃月刀,斩將夺旗,所向披靡,令天下英雄为之胆寒的宽阔肩膀。

此刻,承载看一位逝去英雄的重量。

也承载著无尽的哀思、悔恨与刻骨铭心的敬意!

赵累等人见状,虎目瞬间泛红,泪光闪烁。

他们也默默地上前,与关羽一同,庄重无比地將黄忠的灵柩,抬上了早已备好在汉水岸边的船只。

呜咽的江风吹拂而过,吹动著船舷上悬掛的素白幡。

关羽凝望著那具静静躺在船舱之中的灵柩,心中悲痛难抑。

他缓缓转向身旁的田信。

“德远。”

他的声音,带著一丝难以察觉的沙哑与疲惫。

“你,亲自护送汉升將军的灵柩,顺江而下,返回江陵。”

“务必將其风光厚葬,绝不得有丝毫差池与怠慢。”

“沿途之上,定要確保汉升將军灵枢的绝对安全!”

田信抬起头,望著关羽那双布满了细密血丝的眼眸。

他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份如山一般沉甸甸的託付,以及其中蕴含的无尽信任。

他郑重无比地躬身一揖,声音鏗鏘有力。

“君侯放心,信,必不辱使命!”

怀著沉重的心情,田信接下了护送黄忠老將军灵枢返回江陵的重任。

而关羽,则需要留在刚刚克復的樊城,处理堆积如山的战后事宜,並为下一步更为宏大的战略绸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