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田信献策,兵行险著(2/2)
【歷史上,徐晃正是伴攻围头,主力却猛攻四冢,关羽仓促率五千兵马救援,反被其击败,甚至一度被曹军长驱直入,冲入大营!】
【此番有我预警,断不能让歷史重演!】
田信迎著关羽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锐利目光,一字一顿地沉声说道。
“故而,信有一险计,虽然看似凶险,但若功成,或可一试!”
“险计?”关羽浓眉一挑。
“我军可伴装不敌徐晃兵锋,故意將驻守偃城的兵马撤回,向徐晃大军示弱,引诱其以为我军胆怯,向我军营寨方向步步紧逼,压缩我军防线!”
“而后,於围头、四家一带,选择一处地势最为有利之所,集中我军所有能调动之精锐,包括黄老將军即將抵达的生力军,设下天罗地网般的埋伏!”
“待徐晃大军主力得意忘形,深入我军预设的决战沙场,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合围聚歼,毕其功於一役!”
“只要能一举击溃徐晃主力,令其元气大伤,则樊城之围自解!曹仁、满宠之流,亦不过是失去了爪牙的病虎,瓮中之鱉,旦夕可破!”
“就算徐晃没有中计,识破我军意图,我军主力未损,亦可凭藉水路优势,从容安然撤退。”
“继续封锁汉水,使襄阳彻底变成一座孤城,再寻良机,慢慢困死他们即可!”
关羽的眉头紧拧。
兵行险著!
这四个字的分量,他比帐內任何一个人都清楚,
胜,则一战定乾坤,襄樊唾手可得!
败,虽说田信言可安然撤退,但他粮草已然不济,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有今日这般良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关羽身上,等待著他的决断。
良久。
关羽那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那双丹凤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一股脾睨天下、有我无敌的豪气,油然而生,充斥著整个中军大帐!
“好!”
“如今之势,正如德远你所言,瞻前顾后,已无万全之策!”
“唯有破釜沉舟,以我军之长,击敌军之短!”
“狭路相逢,勇者胜!”
关羽猛地一拍身前帅案,发出“”的一声巨响,沉声喝道!
帐內诸將闻言,神色各异:
赵累眉间微不可察地一,似在疾速盘算此计所需调度;
廖化久经沙场的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与决然:
周仓则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但这些微异色旋即被关羽那股脾天下的豪情所席捲,眾人胸中沉寂已久的热血,亦隨之瞬间翻腾,战意高昂!
田信心中亦是暗自钦佩,这才是威震华夏的关云长!
这等临危决断的魄力,这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非常人所能及!
“君侯英明!”田信深深一揖。
隨即,他又抬起头,眼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
“为配合君侯此番决战,信近来亦偶有所思,或许能锦上添。”
“那水力床弩,君侯也知其威力巨大,只是受限於必须依託楼船,以水力驱动,难以在陆地战场上发挥其真正威力。”
“信正尝试与工匠一道,將其从楼船之上拆卸下来,加装特製的轮轴与牵引结构,使其能够在陆地之上,依靠人力或畜力牵引移动。”
“如此一来,虽因缺乏了江水提供的连绵动力,其威能较之船上,或许会有所削弱,
且需要八至十名身强力壮的士卒合力,方能驱动床弩。”
“但即便如此,其射程之远,威力之猛,依旧远非寻常军中弓弩可以比擬!”
“若能提前將其秘密布置於伏击阵地之上,选准时机,或可於两军战之关键时刻,
给予敌军意想不到的毁灭性打击,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又一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