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暗流涌动,江东初探(2/2)

眼前的景象,让丁奉等人暗暗心惊。

码头上,守卫森严,往来巡逻的士卒队伍,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不仅仅是常规的货物检查,连商队中的每一个人,其籍贯、身份、乃至此行的目的,都被反覆盘问。

丁奉一行人强作镇定,一一应对。

他们不敢在码头久留,藉口採买补给,匆匆离去,只在江陵城外远远观望了一番。

高耸的城墙,修葺一新,垛口整齐,女墙之后,隱约可见兵器架上寒光闪闪的刀枪。

城头之上,士卒往来巡逻,队伍严整,步伐沉稳,与传闻中糜芳治下那般军纪废弛、城防鬆懈的景象,大相逕庭。

丁奉等人又试图旁敲侧击,向沿途的百姓和行商打探城中粮仓、军械库等要害所在。

然而,那些本地人一听问及军务,便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避而不谈,口风之紧,远超预料。

偶有几个胆大的,也只是含糊其辞,说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

丁奉心中越发不安。

这江陵城,分明是外松內紧,防备森严到了极点。

而且看这架势,似乎对潜在的威胁,早已有所警惕。

再深入刺探,恐怕凶多吉少。

他当机立断,下令商队结束贸易,以最快的速度,循原路返回寻阳。

吕蒙府邸。

丁奉风尘僕僕,面带惭色,將江陵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向吕蒙做了稟报。

他特別强调了江陵城防之严密,守军士卒精神面貌之昂扬,以及沿途盘查之细致。

“都督,末將等人抵达江陵码头时,遭遇盘查,问事极为仔细。”

吕蒙静静地听著,眉头越皱越紧。

他原本以为,糜芳、傅士仁被擒,江陵必然人心惶惶,守备鬆弛,唾手可得。

却万万没有想到,如今的江陵,竟如铜墙铁壁一般。

吕蒙猛然意识到,刘备方面,恐怕早已洞悉了江东的图谋,至少也是大大提高了警觉。

否则,断不至於有如此周密的布置。

吕蒙不敢怠慢,即刻將丁奉的侦查结果,详细奏报孙权。

建业的议事堂內,当孙权与眾臣听闻江陵的异常防备之后,皆面露惊容。

“糜芳、傅士仁被擒不过月余,江陵城防竟能严密至此?”

“那刘备麾下,为何总是能人辈出?赵云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內,將一座城池改造得滴水不漏?”

“百姓口风如此之紧,显然是受到约束或早有警惕,我等图谋只怕早已泄露!”

这使得他们对是否立即攻取荆州,產生了新的疑虑。

若江陵早有准备,强攻之下,胜负难料,且必然损失惨重。

“看来,关羽虽骄,其后方却非毫无准备,甚至可能比我等预料的还要更难对付。”

孙权沉吟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忌惮。

“伯言之计,仍需耐心施行,且要更加小心谨慎。”

“传令下去,大军暂缓出动,静观其变。”

孙权沉吟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忌惮:

“江陵戒备如此,赵云治军確有章法,看来我等图谋,对方即便未能完全洞悉,也已是警钟长鸣。”

“如此一来,伯言先前所献麻痹之计,虽仍可相机施行,但欲使其放鬆戒备,恐非易事。”

陆逊微微頷首:

“主公所言极是。江陵戒备如此,赵云治军確有章法。”

“我等图谋,对方即便未能完全洞悉,也已是有所警惕。”

“强攻不可取,智取亦需待时。”

孙权压抑著怒火,无奈地说:

“也罢,传令下去,大军暂缓出动,密切关注襄樊战局,静观其变。”

“至於荆州之事,先依伯言之言,尝试遣使修好,再图后计。”

“同时,暗中继续派遣细作,不惜一切代价,渗透江陵、公安等地!”

“若关羽当真骄狂上天,自寻死路,便是我江东取荆州之时!”

“若其始终谨慎,哼,本侯便与他慢慢耗下去!”

“荆州,迟早是我孙家的囊中之物!”

孙权的心中,对攻取荆州產生了深深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