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满宠血誓,曹操纳諫(2/2)

更代表著刘备集团,或者说关羽个人,武功声望的顶峰。

刚从长安来到洛阳的曹操接到襄樊前线败报的消息,勃然大怒。

他一脚踹翻了案几,竹简散落一地。

“关羽匹夫!安敢如此欺我!”

这位纵横北方数十年的梟雄,第一次在臣子面前显露出难以抑制的慌乱。

“于禁降了?三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他的声音充满难以置信。

“此獠在吾麾下多年,竟如此不堪!”

“关羽当真不可当了么?”

一股名为恐惧的阴云,迅速笼罩在曹魏的统治核心,挥之不去。

曹操甚至生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骇的念头。

“迁都……”

他喃喃自语。

“將天子迁往河北,以避关羽锋芒。”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司马懿与尚书蒋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司马懿出列,沉声道:“大王,万万不可!”

“迁都乃动摇国本之举,一旦施行,则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正中敌人下怀,天下必將大乱!”

届时,恐怕有模仿侯音、魏讽之流,响应关羽!”

“樊城虽危,尚有曹仁將军与满宠坚守。”

“关羽虽强,亦非无懈可击。”

蒋济亦附和道:“司马君所言极是。”

“孙权素来忌惮关羽,狼子野心,覬覦荆州久矣。”

“此番关羽坐大,尽得荆襄之力,江东孙氏岂能高枕无忧?”

“孙刘联盟,本就貌合神离,全凭利害维繫!”

“大王何不遣使星夜前往江东,以重利结好孙权,许以江南之地,请其发兵,从背后袭取关羽之荆州老巢?”

“关羽后路若失,军心必乱,则樊城之围,不攻自解矣!”

曹操听著两位谋士冷静的分析,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

他知道迁都確实是下下之策。

“联吴抗关……”

他仔细咀嚼著这四个字。

这无疑是一条毒计,却也是眼下最有效的破局之法。

“好!就依仲达、子通之言!”

曹操很快做出了决断。

他立刻命人修书送往江东。

同时,他再次调集兵马,命平寇將军徐晃率领新组建的军队,火速驰援樊城。

徐晃所部,多为新募之卒,经验不足。

但他治军素来严谨,深知关羽军锋正盛,不敢有丝毫冒进。

他日夜兼程,抵达樊城以北的阳陵陂后,並未立刻寻求与关羽主力决战。

而是严格依照曹操临行前的密令,深沟高垒,广设鹿角,屯兵坚守,与南面气焰滔天的关羽大军形成对峙之势,如同蛰伏的猛兽,静静等待著致命一击的时机。

樊城城楼上。

曹仁、满宠与前来会商的徐晃並肩而立。

看著远处徐晃部整齐的营盘,曹仁紧绷的心弦稍稍鬆弛了一些。

“公明能及时赶到,樊城便多了一分生机,我等便多了一分坚守的底气。”

徐晃神色凝重:

“关羽此番攻势,其疾如风,其烈如火,更兼水攻之利,士气已达顶峰,断不可轻敌。”

“大王有令,命我屯驻阳陵陂,与樊城互为犄角,待其粮草不济,士气骄疲,再寻破敌战机。”

满宠点头道:

“徐將军所言甚是。如今之计,唯有坚守消耗,內外协力。”

“一面倚仗樊城坚固,消磨关羽锐气;”

“一面则要耐心等待江东方面的消息。”

“只要孙权肯出兵,关羽必然后院起火,届时便是我等反攻之时!”

樊城內外,依然杀机四伏。

但曹魏君臣,已经开始编织一张针对关羽的天罗地网。